这些日子李世民很气,原本专心致志的对付世家之人已经初见成效了,没想到岭南之地竟然发生了叛乱,他不得不抽出精力来处理叛乱一事。
而且朝堂的声音还不统一。
有官员说只需平定罗窦各洞,这些官员便是房玄龄魏征之流,他们不偏不倚,话是中肯的。
而世家出身的大臣却请旨平定整个岭南,这些世家官员想的是什么李世民心知肚明,现在各地的皇家书店建立起来了,世家受到了很大的冲击,这些官员无非是想用岭南拖住自己对付世家的脚步而已。
然而这些都不是关键,关键的是还有武将从中掺和,劝说他征伐整个岭南,想要从中挣去军功,其中程咬金和尉迟恭最为积极。
当初,北征突厥就没他们啥事儿,看着当时北征的武将们一个个进封,他们心头火热,这次罗窦洞的造反是一次机会。
不过,他们没想到的是,李世民竟然宣他们到甘露殿私下里臭骂了他们一顿。
如果贞观四年,冯盎没有进京,李世民说不定真会同意武将们的建议——征伐岭南,但是冯盎进京了,而且在这半年的相处中,李世民推心置腹的和冯盎谈论了许多,对冯盎也有了大致的了解,他不认为冯盎会造反,所以征伐岭南是不可能的。
在骂过程咬金和尉迟恭之后,李世民召开了朝会,商讨平定叛乱一事,结果出乎世家官员的意料,当初理直气壮地的说着要李世民征伐岭南的武将全都变了,变得理直气壮的说着只需平定罗窦各洞的造反。
结果少数服从多数,李世民决定任命冯盎率领军众二万人担任进讨诸军的主将,至于副将的人选,李世民却拿出一个主意来,毕竟想要挣军功的武将实在不少。
最后还是尉迟恭大棒加甜枣拿下了副将的职位,所谓大棒就是武力,所谓甜枣便是利益的交换了,好在这次能与他争夺副将职位的武将不多,他倒是没有损失多少。
就在楚王军打下第一个据点的时候,冯盎和尉迟恭也带着两万大军出发了,不过这次出征已经注定了尉迟恭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因为在他们走到半路之时,见到了好匹八百里加急的快马。
八百里加急的信件,按理说冯盎和尉迟恭是不能看的,他们也确实没看,因为送信的人是冯家的家将,见到冯盎自然一一禀告了。
冯盎很谨慎的问了家将许多遍,得知罗窦各洞的叛乱确实被李宽平定之后,冯盎陷入了沉思。
“楚王殿下这不是抢俺的军功吗?”尉迟恭捶胸顿足,然后看向了身边沉思的冯盎,“老冯说咱们是不是班师回朝啊!”
冯盎觉得尉迟恭说的就是废话,叛乱都平定了,不班师回朝还能做什么,难道还带着两万大军去岭南游玩不成,所以他吩咐大军返回长安城。
七月初,长安城渐渐变得炎热了,心中郁闷的陈咬金带着儿子在冰店中消暑,刚坐下还没两分钟,一匹快马便从冰店门口飞驰而过。
扬起的沙场飘到了盛着刨冰的碗里,飞到了他嘴里,吐了两口口水,刚想喝骂便听到马上之人传来的声音,“岭南大捷,罗窦叛乱平定。”
陈咬金也不骂了,长叹了口气,不知是在问着桌上的儿子还是在问自己,“征突厥没咱老程啥事,现在平定岭南叛乱也被尉迟老黑给抢了,咋啥好事都落不到我程家头上咧?”
“父亲,这事不对啊,按照时间来算,尉迟伯伯才离开长安十几日的时间,此时应该尚在去岭南的路途中。”程处默听到自家老爹的抱怨,沉思了片刻,提醒了一句。
经过大儿子的提醒,程咬金也反应过来了,心里暗暗算了算时间,大军确实尚在去岭南的途中,既然不是朝廷的大军那到底是谁平定了罗窦的叛乱呢?
程咬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冯家,因为在岭南只有冯家才实力平定罗窦的叛乱。
当程咬金认定是冯家平定叛乱之时,只见小泗儿笑意连连的走进了冰店,大笑道:“刚在城中听到了消息,家主平定了岭南的叛乱,这是大喜事,今日凡是打着楚字旗的食铺所有费用全免了。”
小泗儿的话音一落,众人都傻了,能在打着楚字旗的食铺用饭的人哪家会缺少吃饭的钱,他们不在乎那点饭钱,他们在乎的是刚刚离京才两个多月楚王竟然平定了岭南的叛乱。
待众人回过神来,冰店炸锅了,程咬金还有些不敢置信的看了眼自己傻掉的儿子,随后朝着小泗儿看去。
程咬金,小泗儿是认识的,也明白程咬金的意思,朝着程咬金点点头,“此次平定岭南叛乱确实是家主联合冯家所为。”
听到小泗儿的话,程咬金不由的再次将目光转向桌上的儿子,感叹着,“同样都是儿子且年岁相仿,咋差距那么大咧?”
有同样感慨的不仅是程咬金,还有宫里的李世民。
其实,程咬金那话很没道理,毕竟李宽又不是他儿子,这怎么能比较?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