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爵在李宽心里没起一点波澜,爵位什么的,他现在并不看重,迟早有一天他将部夺回来,拿到圣旨他才明白,其实李渊的圣旨并没有什么卵用,不受处不受罚只是一句空话而已,还不是李世民说什么就是什么,一切都还是得靠自己。
李渊不同,自从李宽被降爵之后,他便进宫了,不知李渊进宫和李世民说了些什么,回来的时候是带着怒气回来的,当然也少不了在宫里的皇子和妃子。而且回来之后,只是来李府看了看李宽,说了句祖父以后帮不上你忙了,然后便落寞了回到了李世民给他修建的宫殿,倒是把万贵妃留在了李府。
儿子大了,翅膀硬了,李渊这个做老子的也说不上话了,这就是李渊留下话之后李宽的想法,既然如此,他也要让李世民尝尝这种的味道。
李宽现在变得更加勤奋,每日上完课还会留下一批人年纪大的孩子在桃源村补课,同时吩咐王翼和庄户一起到学舍补课,日子变得更加忙碌,岁月静好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当然,他也有休息的时候,不时到开张的贵妃酒楼吃吃饭,至于是休息还是别有用心这就只有李宽自己清楚了,反正他在贵妃酒楼收拢了不少士子,给凉州送去了不少的官员小吏。
除此之外,就是陪李渊聊聊天,每次见到在贵妃酒楼用饭的李渊,李宽都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心绪,自打李渊从皇宫回来之后,再次回到原来的状态,除了喝酒还是喝酒,肚子犹如怀孕的女人一样,身体明显有问题,该劝的也劝了,该说的也说了,依旧不能让李渊放弃喝酒的习惯,李宽也只能吩咐酒楼的掌柜每日少送一点酒。
贵妃酒楼没有酒,但是皇宫和公主府不缺,李世民和平阳公主倒是不时给李渊送酒来,就是不知是出于孝心还是出于其他原因,反正在李宽眼里李世民和平阳公主都没安什么好心,至于当初不该救平阳公主的想法倒是没有,毕竟当年救下平阳公主说穿了也只是一场交易而已。
这一年的冬季与往年不同,雪没有往年下得大下得急,稀稀疏疏的下着小雪,看着窗外的飘落的雪花李宽沉默了,到底该不该给袁天罡写封信,这是一问题。
最终,李宽还是写了,毕竟百姓不易啊!信件送去了,袁天罡也收到了,袁天罡并未如李宽所想那般将信件烧毁,将信件送到了李世民的龙案之上,毕竟预言明年大旱有蝗这样的事情太过严重,若是没有发生,袁天罡便是欺君,这样的后果他承担不起。当然还有一点,那就是袁天罡的好意了,毕竟李宽被降爵了,若是真如李宽所预料的那般,李宽也能借此机会重回王爵,反正对袁天罡来说将李宽的信件送到李世民的龙案上是件两其美的事。
袁天罡算得上是方外之人,但他依旧是一个聪明的俗人,没忘记给李宽回信,表明自己的用意,看了袁天罡的回信,李宽嗤笑一声,将信件丢进了火炉。
没出意外,李世民看过信件之后,勃然大怒,不就是降了你的爵位吗,你竟敢诅咒明年大旱,有蝗灾,所以李宽再次接到了李世民的旨意,他被李世民下旨责罚了,责令他安心在桃源村守孝。
好在李世民有长孙这个贤内助,毕竟长孙还是相信李宽会无的放矢的,李世民被安抚了,至于是怎样安抚的那就不可言说了。皇家和勋贵开始储存粮食,开始在长安城中购买粮食,动作也算隐秘,不过张信作为三教九流的头头,自然瞒不过他,当即便写信让李宽下指示。
结果,李宽只是笑了笑,将张信写的信件投向火海,指示什么的不用下,只需要等就行了,他要等着看李世民如何受到世家之人的口诛笔笺,想想就觉得很美好。
贞观二年,入夏之后上天就像是印证李宽的预言一般,果然没有下过一滴雨,关中的土地裂开了一条条的口子,那裂口就像大唐这位巨人身上的伤痕。皇宫中的李世民很惆怅也很庆幸,天不下雨已经印证了大旱的到来,这将是一个灾难之年,好在他已经做好了准备。朝堂中收集粮食的勋贵就显得有些高兴了,灾年嘛,正是他们收集名声的时候。
在他们这些人心里,百姓其实并不是多重要,重要的还是自己的名声,当然能在有利可图的情况下,能救治一些百姓让皇帝记住自己的功劳那是两其美的事,怎能让他们不高兴。
在太史令当官的袁天罡也在高兴,因为他又升官了,升到了太史令的太史,从五品的官职在勋贵满地走的长安城并算不得什么,但是他在皇帝心里已经留下良好的印象,将来封爵也不是没有可能,况且他这次也还了李宽的恩情。
而事情真像他们所预料到的一般,大旱之后有蝗灾不是说说而已的,蝗灾刚发生之时,李世民笑了,虽说是灾难,但也是收拢民心的好机会,皇帝嘛,所看到的自然不会像平常百姓看到的那般。
大旱、蝗灾朝堂上没掀起一点波澜,朝中几位重臣的脸上也是一副如释重负的表情,脸上还带着隐隐笑意,一条条开放粮仓赈济灾民的指令从太极宫中发出,不明所以的大臣名有些疑惑朝堂的效率为何如此之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