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脉亲情骗不了人,那牵鹰的小胖子总给李宽一种亲近感,所以他才会毫不犹豫的让胡庆他们与之合作,只是他没敢往自己儿子身上想罢了。
一来,两个孩子向来是李渊和万贵妃的心头宝,两个孩子出门不会连一个护卫都没有,更何况以万贵妃和李渊的性格,两个孩子又岂会如此轻易出门。
二来,在他的印象中两个孩子虽说健壮,但也称不上胖,可是牵鹰的那小胖子是真的胖。
可惜李宽忘了一件事,人是会变的。
李臻和李哲兄弟俩以前想要出门,万贵妃确实不允许,但李渊却是支持的。
在李渊看来,李宽能有如今的成就,除了天生的聪慧外,多年的民间生活功不可没,从三岁起便出宫开府,李宽可以说是在民间长大的王爷,他比任何皇室子弟都清楚百姓的疾苦,体会了民间的疾苦所以才知道如何实行仁政,才知道如何带领百姓致富收拢民心,才有数十万的百姓愿意跟随他。
民心,对于一国之君来说那是根本。
当然,两个孩子只有人继承帝位,但是楚王府在大唐还有一份不可转移的产业,这份产业虽不需要民心,但也需要忠心,两个孩子多在民间看看总能比养在深宫后院中懂的更多道理,可以在不少成功的商人身上学到拉拢和敲打的本事。
看的多才有见识啊!
看看与李宽同辈的孙子、孙女,李渊感慨不已,这些养在深宫的孙子、孙女比起当年征战天下的儿女,差距并非一星半点。
说到底就是他们这一辈的人根本没有吃过苦,一直养在深宫后院没有自己的体会,优越的身份和安逸的生活让他们认为自己的一切都是应得的,没有人敢反抗他们,从而忘记了人心和手段的重要性。
不是说他们没有手段,只是他们的手段太过单一、太过小气,除了一个被李世民亲手教导的太子李承乾之外,其他人真入不了李渊的眼,就是李承乾也只是从矮子里挑选的高个子罢了,比起民间长大的李宽依旧差的远。
历练不可或缺啊!
而且小重孙明显喜欢商业之事,李渊自然乐见其成,毕竟长幼有序的意识那是深入到他骨子里的道理,小重孙休沐时在内城找寻商机,他又如何不支持。
至于李宽所想的没人保护和孩子的变化,只能说李宽忘记了他已经走了快四年的时间。
四年,这个不长不短的日子里,说句不客气的话李府的两兄弟甚至比李宽在内城还有名气。
当然,这种名气仅仅指辨识度,毕竟李宽在外四年壮硕了不少也黑了不少,若非长久在身边的人还真不一定能认出他来,就像他们进城之后这半日,给李宽打招呼的人几乎很少,而两个经常出府的孩子就不一样了,内城的商户若是不认识那是会被大家鄙视的。
然而,内城又是当初第一批随着李宽来台湾的百姓,谁又会对李府的两位小王爷别有用心呢!
当初,李臻和李哲兄弟俩第一次出门是带着护卫的,可是护卫根本没用,以内城居住的百姓的忠心和态度,百姓就是最好的护卫,且两兄弟又懂事,从不出内城,渐渐的护卫也就少了。
更何况四年的时间,怀恩将王府产业遍布于整个内城之中,兄弟俩的一切行动几乎都在王府各个产业的伙计眼中,哪里又需要什么护卫。
······
之前隔着人群,护龙卫看不真切。
现在跟在李哲的身后,他们倒是看真切了,原来并非牵鸡的小公子跋扈,而是行人主动让开一条道,客气的打着招呼。
或许李哲带人前往稽查部签订合同的行为,在来往的百姓中算不得可怪,有不少护龙卫还听到来往的百姓笑问着李哲:“二公子又谈成一笔生意了?真是厉害。”
“还行吧!”
这样的问答不在少数,百姓发自内心的尊敬骗不了人,所以跟在胡庆身后的护龙卫疑惑了,谁家的公子竟然有如此威望?见自己老大不仅一脸赞赏的笑意,还认同的点头,有人压低声音发问了,“头儿,您认识牵鸡的那小胖子啊!”
问话的人直接被胡庆踹了一脚,笑骂道:“什么小······”察觉到自己的声音有些大,胡庆便降低了音量喝骂道:“什么小胖子,那是小王爷,没听见大家招呼小王爷二公子吗?”
被踹的汉子先是一愣,然后一脸恍然大悟,再然后便是神色莫名的盯着胡庆看,看的胡庆心里直发毛。
“看啥咧,老子又不是黄花大闺女。”
“头儿,你可是忘了殿下的手段吧,刚刚在酒楼你可什么都没给王爷说,王爷若是知道了这么一出,嘿嘿。”
顾不上踹看笑话的手下,胡庆心里真有些发毛,之前在酒楼用饭的时候只想着李宽应该不会生气,也不会责怪他,但是不代表李宽不会找找他麻烦,李宽的恶趣味胡庆比谁都清楚。
“有啥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