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七章排华事件
东南亚的经略,从唐绍仪到袁世凯,又辗转经过了几年的经营,终于在1904年出现了突破,标志性的事件便是菲律宾南方由卡蒂普南控制的菲律宾共和国的议会,在1904年下半年,出现了一份足以让该地区几个大国都头疼的事件。
菲律宾的华人政党华儒党,是一个与共和国同龄的政党,党魁郑启彬是福建移民的后代,有过在英国短暂留学的经历,在英国念工商科期间,与当地的清国留学生以及华人团体颇有联络,回国后接替了家族在菲律宾的贸易生意,又开办了多家商社,从事一些介乎于大陆和南洋诸岛之间的食品,香料,木材等,以及最近几年新近热门起来的橡胶生意的中转业务,平素也是乐善好施,特别是对华人团体,捐款捐物出钱出力方面从不含糊,这也使得三十九岁的他在当地已经有了郑善人的美誉,并在新成立的华儒党第三次年会上,新当选名誉主席职务,虽然他对于华儒党的中国背景有所迟疑,但是这个党在菲律宾毕竟是以维护华人利益而存在着的,与他的利益有一定的交集,所以在经过短时间的考虑后,他还是愉快地接受了这项职务。
而在菲律宾共和国在南部数岛建国后,出于对他在卡蒂普南革命期间为卡蒂普南和中国资助方的沟通作用以及对革命事业的贡献,又加上他在民间的良好声誉,特别是在华人社会中一呼百应的领袖地位,是以菲律宾共和国成立后,他被选入了议会。虽然后来卡蒂普南与中国的关系破裂,在后来的中国派遣工作组活动频繁的时候他也遭受到强烈的怀疑,但由于他的特殊地位和经济上的贡献,他平时也在公开场合严厉斥责北方吕宋岛上的中国当局居心不良,看上去立场没有什么问题,所以,卡蒂普南政府也并不能拿他太怎么样。
而他作为当地华人的代表,也是在当地生根发芽的新一代华人,有家有业的人已经过了冲动的时候,纯血脉关系是无法令他产生冲动的,所以,这几年里袁世凯的部下没少打他的主意,但毫无例外的,都被郑启彬严词拒绝,理由很简单,现在菲律宾当局对他还算不错,他犯不着冒着牺牲家业亲人的危险来做中国在当地的一杆枪。
1904年6月,由中央政府委托袁世凯主持的中菲有关解决菲律宾立国期间援助财物及军事物资的归还补偿谈判正式开始,第一回合谈判在马尼拉举行,由于菲律宾已经加入了英联邦的缘故,所以,赫然也出现了大英帝国印度事务大臣张伯伦的特使的身影。
三方会谈的第一项议程就是协调立场,中方对于菲律宾革命事业的援助是有目共睹的,中方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付出财物总计数额在七亿银元约合九百一十余万英镑,长短枪支七万四千余条,大小火炮九十余门,该笔付出,由于时过境迁,中国政府考虑向菲律宾正式收回,菲律宾方面可以考虑以矿产,土地租用等方式来归还,也可以直接折算成现金,总计需付出两千万英镑。
这是菲律宾政府事前没有丝毫准备的事情,所以,在菲方代表出发前往马尼拉前,菲律宾政府已经发表了菲方无力承担此项债务的声明,希望中国方面可以考虑减免债务,同时又向英方求援。
这才有了马尼拉中菲英三方会谈。在为期三天的会议中,中方拒绝了菲律宾减免债务的请求,但在英方的斡旋下,另外提出折衷方案,就是以物抵债,用菲律宾十五年的矿产资源的经营权,三十年的经济作物的独家收购权来抵充部债务。
菲律宾方面在挣扎了几天后,似乎是得到了英方的某种劝解,勉强同意了这个要求。因为中方的这个折衷方案并不涉及到任何土地割让以及军事色彩,所以,英方似乎也能够理解中国的这种经济发展方面的要求,所以在菲律宾和中国之间起了不少的桥梁作用。
于是经过双方一个月的准备,在7月时,三方正式签署了解决中菲历史遗留问题的一揽子协议,并达成协议,由菲律宾当地的华人社团,也就是郑启彬麾下的南洋郑记做承办商社,统一处理物资的中转事宜,而矿产方面,则由1901年成立的中华矿业公司处理。
郑启彬满心欢喜的接受了这一项协议,原本他也知道他自己在吕宋岛上那些中国官员特别是总督袁世凯大人眼里,已经是个忘了根的人,口碑绝不能算太好,虽然他自己对于不能完站在中国一边也有些苦衷,毕竟有家有业的人,哪里能像毛头小伙子一样抛开一切去闹腾。他真没想到这笔大生意最后落在了自己的手里,在他耳濡目染父辈的从商经验,以及自己学成后十几年的商旅生涯的体会中,像这次一样没有任何背后动作就获得了这么一大笔生意的经历还从来没有过。私下里想来想去,他也总算得出一个自己这边可以解释的过去的理由,自己华儒党名誉党魁的身份和华儒党在背后的帮忙让他获得了这一大笔赚大钱的生意,同时又可以在菲律宾政府中提升地位。两其美的事情,对于他来说自然是无法拒绝,这也让他忘记了自古以来的明训,突如其来的好处是要不得的。
所以他绝没有想到,在这个事情经由当地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