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归分析,但高强心里也明白,梁山这出招安的戏要是唱不好,那就别说枢密使了,蔡京一个反扑过来,自己弄不好得乖乖地回去抱着蔡京的大腿混,混到蔡京老的玩不动为止。——到那会,多半也就大家一起玩完了。
过完了年,大宋民间的生活重心就是迎接上元夜的灯会了,去年上元夜时,大名府被晁盖等梁山贼寇闹的不善,虽说仗着官兵早有防备迅速扑灭,但还是让许多老百姓遭了罪,败了兴。
今年可就不同,新任留守司大人虽说年轻,却英武能军,新近出兵攻击梁山贼寇,打了一个大大的胜仗。这大名府的老百姓是不晓得梁山搞啥子“替天行道”的,就算晓得,梁山的道也没有行到他们头上,这城里还是以高留守为首的官府说了算。因此上,从年前高强获捷而归开始,这大名府的大小官员就纷纷进言,说道今年的上元灯会要大大兴办一番。
高强本来是不大在意这种事情的,在现代看多了某些官员每到节日就四处慰问,随手撒些大米面粉花生油之类的东西,换得电视上露几次脸,浑不知自己脸上得意洋洋的笑容从骨子里透出绝非大米面粉所能养出来的油光,看起来着实欠抽。有了这层认知,试想高衙内怎么会有兴趣玩这类面子工程?
但燕青的一句话却改变了他的想法:“衙内,既然此间百姓乐见,便办他一个大大热闹的上元节也好。咱们去年在汴梁城办那博览会,招徕了许多商贾,那些个奇珍美味。正该让咱大宋普天下的老百姓都尝上一尝,见上一见,何独汴梁百姓有此幸耶?”
高强遽然动容,这话说的实在,汴梁城虽说是大宋第一、乃至天下第一地都会,终究是弹丸之地,这推动商业发展可不仅仅是在此一地就能推的动的。于是俩人一番计划,又与东京的许贯忠几封飞鸽传书往还。决意从汴梁博览会中选取一批较具商业潜质的商家,组成大宋博览会巡游展团,头一站就放到北京大名府。
这所谓的展团,选起来也不费力,许贯忠直接将去年博览会上获得金牌和银牌的那些商品全部圈了进去,然后再选择了一些应奉局所造作的新鲜玩意,这展团就迅速成立起来。横竖只是办个巡回展,没有象博览会那样巨额地销售任务,因此众商家大多只派了些精干的掌柜和伙计,再带些样品。就搭上应奉局定下的纲运船只。匆匆来到大名府。
至于场地问题,竟也是叱嗟立办。自从卢俊义死后,他那些产业很大部分被官府充公。那一座北京第一的翠云楼也在其中。这座楼再经火焚,已然有些破败了,高强去年又大半时间不在大名府,因此通判吕颐浩也只是草草修缮了一下,正好现在被用来当作展团巡展的会场。
这个消息一经公布,登时轰动河北山东等地。去年的汴梁博览会,事先经过了几个月的造势,多有各地的百姓和商贾前去看热闹,而这些人回来之后,对自己家乡的那些人摆出“我见过世面。你们都是土包子”的嘴脸,将博览会地种种大吹而特吹,听者自然是既艳羡又懊恼,懊恼地便是在这时代出门一次大大不易,多少人一辈子都难得到一回京城,更不用说去看一眼这场盛事了。
如今博览会开到了家门口,不但是大名府左近的百姓,就连远隔几百里的沧州和真定府都有许多人闻讯赶来。受这个消息地带动,大名府从大年初二就呈现出远胜往年的热闹景象。赶着这次盛会前来作生活的工匠艺人也是成群结队往这里赶,以至于高强偶然站在城头望去时,心里忽然就想:“今年汴梁的上元节怕是要冷清一些了,不晓得开封府尹要不要念叨本衙内?”
办一次展会,中间要作的事情当然是千头万绪。好在这也不是头一回办了,燕青身为应奉局提举,东京展会他也出力甚多,这中间的门道算是摸了个八九不离十,再加上许贯忠派了汴梁博览会的一些干办前来相助,虽然筹备的时间尚短,居然也一切井井有条,高强并不用操许多心。
不过,高衙内好似是摊上了劳碌命,博览会的巡展虽然不用他费神,但新军的选拔和训练却让他忙地几乎连饭都顾不上吃。话说高强早就决意在大名府整练新军,以改变现有军队军纪散漫、战斗力差、缺额严重的情形,只是先下雪,后打仗,打完仗又要过年,一直都没腾出手来。如今这年已然过完了,尽管上元节还在眼前,高留守却已经等不及了,招集帐下诸将,风风火火就开始练新军。
说到练新军,首先这番号就是一件大烦恼事,宋朝历来有冗兵之弊,而且这弊病还是宋朝人自己提出来的,因此对于部队编制增加这件事,朝廷的神经极为敏感。好比崇宁年间蔡京建四辅,重建八万新军,并且待遇比原先的上等禁军还要高出一倍。这本是他整肃军旅的一个措施,因为原先的军队实在腐化的太厉害,只能练新军,但这四军初建不久,蔡京就因崇宁五年的星变而下台了,上台地赵挺之第一刀就挥向了这八万新军,一来可以往蔡京身上泼脏水,二来也可以节省下大批钱粮。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宋朝后期财政拮据的情况越发严重,这养兵的钱是国库支出的头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