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大为意外,依言到前厅一看,一员大将,统制官的服色,旁边跟着一个衣甲光鲜小将,见了高强满面堆欢,一起施礼:“童帅麾下,末将王禀,小将刘光世,见过青州相公。”
“……罢了!”一回到汴梁城,就出现名人泛滥,大概一块砖头扔下来,砸中十个人,里面就有九个是听过名字的,另外一个呢?是改过名了的。这两个人,王禀是童贯直属亲兵胜捷军的统制,历史上打过方腊,两次征辽,最后死守太原殉国的,算得一员良将;刘光世更不用说,现今西军大将刘延庆的三公子,南渡四大将之一,不过名声不大好听,最出名的是畏敌避战,外战外行,内战呢,也不算多么内行。大概这次童贯回京,这两个都属于亲信将领,带着一起来汴梁城这花花世界享受一番。
高强想了想,叫人传来刘琦,带上几个亲随前往,路上抽个空子拉住刘琦,叫他设法从刘光世口中套些话出来,大家都是西军将门,一笔写不出两个刘字么!
不一会到了童贯府上,他这是升了枢密副使之后新造的宅邸,以童贯的财力地位,自然是美轮美奂,京城里除了皇宫之外,排的上号的美宅。门子送信进去,少停传出个“请”字,高强当先而入,登堂入室,见到童贯端坐堂中,忙大礼参拜。
童贯赶紧上前搀扶,一脸的欣慰笑容:“当日塞北出使,情状历历在目,不想两年时光,贤侄已然青云直上,此番本帅回京,得知贤侄不日就将出知大名府,实乃不胜之喜。霍哈哈哈~”仰天大笑。腔调犹如京戏里的铜锤花脸,只是略微嘶哑了点——前面说过,童贯的声音完不像太监那样尖利。
高强陪着应付了几句。恭维了几句,大家几下不痛不痒的推挡,童贯淡淡道:“贤侄,你与那陕西种家,可有交情?”
“只闻其名,不曾交接。”
童贯眯起眼睛,上下打量高强。忽地又笑:“令尊当日曾在西边军中,可曾受了种家的照拂?”
“家父不曾提起,小侄不知。”
童贯三问:“这几年来贤侄差人往我军中贩运军食,可曾经由种家之手?”
无辜的笑:“这些下人的事。小侄哪里晓得?这辈子也不曾到过西京,更不用说陕西了!”
三问三答。高强口中推托,心下却像开了锅一样:童贯这是啥意思?这死太监,比刁德一还刁德一啊,跟我玩智斗!
好在闷葫芦总是要有人打破,童贯开始进入正题:“托贤侄的福,我大军粮草军械连年充足,将士日夜操练。士气高昂,而夏贼日渐窘迫,辽人则方遭大灾,国中乏食,必然无力援助于他。此千载难逢之良机也!只是夏贼虽蹙,国中犹有控弦之士数十万,我大军与之相当,守土有余,进取不足。这兵力不足。贤侄可有妙法?”
高强明白,这是童贯给自己这边的面子。他请求调用内地的弓箭手,正是要大举进兵,而种师道在这件事上和他唱反调,那是不能容忍的。
心说“我也没打算管你们这事啊,都是刘琦给我惹的祸!”一面笑道:“童枢密兵法淹通,必然无碍,纵然需要添兵加饷,打造军械,也是枢府和政事堂列公的事,小侄哪里懂得?”来个一推六二五。
本来若只是官场上的暗斗,高强话说到这份上,已经间接表明了立场,不会介入到种师道这件事上头,然而童贯却似乎意犹未尽,追问道:“贤侄,当日你我一同出使辽国,便存了灭夏之心,如今休战数年,士饱马腾,正是大举之时,若能一举平灭夏贼,解我大宋百年西顾之患,则国家何幸,黎庶何幸!贤侄何不与我戮力同心,同此大业?”
汗……高强心说我哪敢!嘴上不住客气,只是一味搪塞。
那童贯却恼了起来,一把攥住高强的手,将他拖到侧厅,高强顿时就睁大了眼睛:这里居然放着一只巨大的沙盘!
本以为这玩意只有后代建立了参谋制度后才会出现,高强这可是被古人震撼了一把,尤其这位古人还是向来被认为不懂兵事瞎指挥的太监童贯,反差之大,尤其明显。
童贯放开高强,拿起一根木杆来,点着一处,得意洋洋地说道:“贤侄,此乃古之堆沙象敌之法。你来看。”说着左划拉,右指点,将西夏边境的地形说了一遍,最后道:“我筹划经年,此番若能一举攻破夏之左厢,尽取横山之利,将盐州夏州收归大宋,则夏贼漠内无法立足,以后若要入宋,则必经瀚海,集兵筹粮皆大不易,而我以逸待劳,立于不败之地!”
他放下木杆,双眼放光看着高强:“贤侄今可知否?此役若胜,西北百年边患可一朝而平,此后我大军据横山而窥兴庆,中国日兴而夏贼日蹙,不出数十年,可尽灭夏贼,此万世之机也!”
见他如此慷慨激昂,高强也只得配合一下,作惊喜状,心里却还是有点糊里糊涂,刚才童贯指点地图说地那一堆战略分析,他根本就左耳进右耳出,接受度无限趋近于零。
“只是如此大举,如今西北兵力不敷使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