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上师又向姚天君问道!“落魄阵有何妙?”…
姚天君曰:“吾此阵非同小可,乃闭生门,开死户,中藏天地厉气,结聚而成;内有白纸一首,上画符印,若神仙入阵内,白旌展动,魂魄消散,倾刻而灭,不论神仙,随入随灭。”
有诗为证:“白纸摇黑气生。成妙术透虚盈;从来不信神仙体,入阵魂消魄自倾。”闻太师又问:“如何为红水阵,其中妙用如何?”
王天君曰:“吾红水阵内。夺壬举之精,藏太乙之妙,变幻莫测;中有一八卦台。上有一二个葫芦,任随人仙入阵,将葫芦往下一掷,倾出红水。汪洋无际。若是水溅出一点,枯在身上。顷刻化为血水,纵是神仙。无术可逃。”
有诗为证:“炉内阴阳真奥妙,成壬举里边藏;饶君就是金刚体,遇水枯身顷刻亡。”
闻太师又问:“红沙阵,毕竟愈出愈奇、更烦指教,以快愚意。”
张天君曰:“吾红沙阵。果然奇妙,作法更精,内按天地人三寸,中分三气,内藏红砂三斗。看似红砂,着身利刃,上不知天。下不知地,中不知人;若人仙冲入此阵,风雷运处,飞砂伤人,立刻骸鼻俱成齑粉。纵有神仙佛祖遭此,再不能逃。”
有诗为证:“红砂一撮道无穷,八卦炉中玄妙功;万象包罗为一处,方知截教有鸿蒙。”
闻太师听罢,不觉大喜与众道人说道:“今得众道友到此,西婊指日可破;姜子牙纵有百万甲兵,千员猛将。无能为矣,此贵乃社稷之福也。他日西技城破贫道定当为诸位道友表功,以示显贺!”
诸位道人听到闻太师如说,不觉兴奋,齐齐与闻太师行礼道:“闻道兄客气,我等不求富贵闻达,只不负同门之谊,不教吾截教道友为他人小视足矣!”
闻太师听后只是笑笑,并不作声。
此时,内有姚天君列曰:“列位道兄!据贫道论起来,西技城不过弹丸之地,姜子牙不过浅行之夫,怎经得十绝阵杀起?只待贫道略施小术,把姜子牙处死。至时西技军中无主。自然瓦解。常言:蛇无头而不行,军无主而自乱。又何必区区与之较胜负哉?”
闻太师点头道:“道兄若有奇功妙术,使姜尚自死。又不张弓持矢,不致军士涂炭,此真万千之幸也。请问道兄如何治法?”能不死,伤,自然最好。日后西技城破,只诛首恶,其余军士皆为百炼精兵,可为朝歌再增数十万精军,何愁不平逆乱。
闻太卑打的好主意,却不想西歧也有能人,此自不提。
姚天君自恃落魄阵,只觉取姜尚之命如探囊取物。傲然而首曰:“不动声色,二十一日,自然命绝。姜子牙纵是脱骨神仙,超凡佛祖。也难逃躲。”
闻太师大喜,更问详细,姚天君附太师耳曰:“须如此这般,自然命绝,又何劳众兄费心。”
闻太师听后喜不自胜,对众道友曰:“今日姚兄施**力,为我闻仲治死姜尚;尚死诸将自然瓦解,功成至易。真所谓樽俎折冲,谈笑而下西歧。大抵今皇上洪福齐天,致感动列位道兄扶助。”
众人皆曰:“此功让姚道友行之,总为闻兄,何言劳逸。”
姚天君让过众人,随入落魂阵内,上一土台;设一香案,台上扎一草人,草人身上写姜尚的名字;草人头上点三盏灯。足下点七盏灯,上三盏名为催魂灯,下点七盏名为捉魄灯,姚天君披发仗剑,步罡念咒,于台前发符用印,于空中一日拜三次;连拜了三四日,就把子牙拜的颠三倒四。坐卧不安。
不说姚天君行法,且说姜子牙坐在相府。与诸将商议破阵之策。默默不言,半筹莫展。杨戬在恻。见姜承相或惊或怪,无策无谋,容貌比前大不相同,心下便自疑惑:承相曾在玉虚门下出身,今膺重寄,必有怪异。况上天垂象,应运而兴,岂是小可?难道就无计破此十阵,便是颠倒如此?其实不解。
杨戬甚是忧虑。又过七八日,姚天君在阵中,把姜子牙又拜去了一魂二魄。姜子牙在相府,只觉心烦意燥,进退不宁,十分不爽利;整日不理军情,常懒常眠,众将门徒,俱不解是何缘故。
也有疑策破阵者,也有疑深思静摄者。不说相府众人猜疑不一,又过了十四五日,姚天君将姜子牙精魂气魄,再拜去了一魂二魄。姜子牙在府,不时憨睡,鼻息如雷。
且说哪吃、杨戬与众弟子商议曰:“方今兵临城下,阵摆多时,师叔不以军情为重,只是憨睡,此中必有缘故。”
杨戬曰:“据愚兄观承相所为,恁般颠倒,连日如在醉梦之间,似此动作。不像前番,似有暗算之意。
不然承相学道昆仑,能知五行之术,善察阴阳祸福之机,安有昏迷是?置大事而不理者?其中定有蹊跷。”
众人听后,来回想到姜子牙前后不一,认可了杨戬之话,齐声说道:“此必有缘故。我等同入卧室,请上殿来,商议破敌之事,看是如何。”
众人于是至内室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