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小说 > 穿越小说 > 革宋 > 第43章 包围网(十一)
    在华沙城熊熊燃烧之时,基辅西边两百多里的劳动新十三农牧场的铁林正在场长传达镇上接到的电报。这并非有关西征军消息的电报,而是在基辅的王后发出命令,要各地愿意前去抵抗蒙古人的‘有马元国民众’前往基辅集结。

    电报里对‘有马元国民众’做了清楚定义,首先自然是得有自己的马匹。之后的限制以此为女性不要,十六岁以下的孩子不要,四十三岁以上的老爷爷不要。

    听着这些要求,铁林心里面全是嘲讽,不过在脸上并没有表现出来。他只是问了一句,“其他农场都接到消息了么?”

    这话很好的让农庄成员感到疑惑。有人用混杂大量汉语词汇的蒙古语说道:“以前汗王点兵,是男人就要去。为何大王这次规定十六岁以下和四十三岁以上的不能去。我真记不清楚自己多大。”

    如此坦率的话一听就不是跟着郝仁开创元国的那帮人能说出来的,元国第一批人都已经完成户口登记造册,他们在当时也许想不起精确的时间,但是他们报了个约摸数字之后,就拥有了自己的档案。那上面的年龄一栏就是他们的法定年龄。

    不过这话题并没有引发更多讨论,一位胡子花白的老先生加入了发言,“我们家当然想去王城,不过我们家让我去就好。还轮不到孩子们去打仗。”

    如此表达当即得到好几个花白胡的赞同,他们也随即加入发言。如果局面危机到全国征集人手的地步,老年人当然希望能够自己先去战死。铁林今年三十四岁,并不在被豁免的年龄范围内。听老头子们说的认真,也只能暂时闭嘴。他并不想引起太多人对他的瞩目。

    劳动新十三农牧场的场长的确没去注意铁林,光是老头子的表态就让他有些招架不住。全国总动员这种事情虽然在他当兵的时候提出过,也有个大概说法,到现在却是第一次真正执行。不,算不算第一次执行都很难讲。如果是按照场长记忆里的情况,那是有各个征兵处派人到村里,按照标注挨家挨户的拉丁。这种靠电报来征集的说法,更像是号召,大家愿意去或者不愿意去,都没有硬性规定。倒是类似部队里面面对艰困环境,对于那些平素就表现优秀的人员发出的号召。

    大多数元国军官都有如此经历,在这种号召下挺身而出的优秀人员,在完成艰苦任务之后就会得到提拔。平素里调皮捣蛋表现不佳的家伙,便是想利用如此机会获得晋升可能,也不会被接受。

    所以场长劝说起那些老先生,“现在还不到你们上战场的时候,你们不用急。”

    老先生们听了这话反倒不高兴起来,“大王给了我们这些驱口们羊群和马匹,此时不去王都可不行。”

    听着场长和老先生们的争论,铁林心中百感交集。驱口在蒙古是最低级别的存在,他们没有什么牧群,更没有什么马匹。他们所有的只剩自己。驱口投奔部落,只会给他们一公一母两只羊。让他们自己照顾羊来繁衍,平日里给部落的首领辛苦干活,换取一点食物和衣料。运气好的话,十几年二十几年后,羊群繁衍起来,他们用羊毛和奶制品之类的产品来购买马匹和牛。这种运气其实很难降临在驱口的后人身上,这些人的后裔一穷就是几辈子。

    在郝仁的元国,国家大量建设农牧场。投奔来的蒙古人并不反对土地国有政策,再大的草场也得有人在上面放牧才会有收入,在土地私有的蒙古大地上,很多人得到了土地赏赐之后还得请其他部落驱赶牛羊来放牧呢。牧民最在意的是有没有马、牛、羊,他们从来不奢望得到土地,也不在乎得到土地。

    一旦进入元国,被元国接受,驱口们都会分配到各个农牧场去。牲口都在不同的牧栏和牲口圈里往来。不用接受风雨雷电的考验,没有豺狼虎豹的侵袭,生病后还有医生管理。得了瘟疫的牲口赶紧杀掉,阻止瘟疫流行。马、牛、羊,那是可劲生。

    驱口们从基本的工作干起,有点专长的会得到相应的分配。他们挨鞭子的原因大多是不听老师讲课,或者唯唯诺诺的不敢按照老师要求的去干。只要有了点专长,就能分牲口。再不济的蒙古人,接受训练之后也能在农耕时候拉着马匹去耕地。

    养牛是真的需要技术的工作,拥有这方面技术的人在农牧场里比例也不高。但是极少有逃到这里蒙古驱口,干了两年之后家里还没有马匹和羊群。在蒙古草原上,想从驱口之家发展到这个程度,需要得到长生天专门照顾照二十年,并且或偷或抓到别人家逃来的马匹才行。

    铁林家事三年前逃来元国,在钦察汗国的时候,他家也是中等部落里头的富户,在钦察汗王身边干事走动。逃到元国之后的三年里,他通过了七等兽医考试的第二等,家里已经有了三匹马,十条狗和九十头羊。加上每年从农场分到的粮食和蔬果,铁林家的富裕程度比起他在钦察汗国相差的非常有限。

    所以铁林能理解那几位老先生前往基辅为郝仁大王效力的心情,他们不希望蒙古人来。蒙古人代表着他们过去几十年里的驱口生涯。为了现在的生活,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