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者号”会议室,一堆之前发现的有价值沉船物品被放在张会议桌上,边上还有台监视器,能看到海底沉船的情况。
张楠没急于查看打捞出来的东西,而是挺有兴趣的看向监视器屏幕,那边上还有个能与水下潜水员直接通话的麦克风与喇叭。
看到水下潜水员所处位置应该是生锈严重船体上的一个大洞内,水中灯光下,透过监视器能看到两只灵活的机械手正在往个大型保险柜上头进行捆扎作业。
生锈的保险箱,海底泡了86年那种,还个头老大。
“现在下边的是‘黄蜂型’?”张楠问维塔。
自个说的是黄蜂型半人型铠甲潜水器,一种能在最深700米海底长时间作业的半人型常压潜水设备,“搜索者号”上配备了好几台。
“不是‘黄蜂’,老板,这是人型常压潜水服,只要潜水员身体吃得消,最多可以在水下连续作业72小时”
维塔-布鲁诺介绍道,这是他的领域,也是打捞公司首席潜水员的责任,“潜水员一般会在水下连续作业六至八小时,之后就会上浮休息。”
72小时当然没必要,也不现实,潜水员是人,不是机器,得休息。
沉船所处的海底水深88至92米,八年前马丁-拜耳等人只能使用氦氧潜水服潜水搜索作业,水下作业时间绝对不能超过20分钟。
那时候下潜十分钟,作业20分钟,分段上浮又要好几个小时,出水之后还得在6分钟进入减压舱吸氧,隔一天后才能再次下水。
大深度氦氧潜水不仅危险,工作效率还实在感人。不是87年那会没常压潜水的技术与设备,只是因为当时马丁的预算有限。
凑了250万美元,私人合伙,打捞船等几乎一切设备都要租用,顶级专业潜水员也要高价雇佣,那点钱真经不起多少天的消耗。
这就像小作坊想搞大项目,项目刚开始呢,资金链就断了。
星辰打捞公司则不同,本就实力雄厚,对付这次的打捞作业,如同实力雄厚的大型房产公司开发个中小型楼盘,小鸡吃米般容易。
之前判断错误,这单靠通过水下潜水服自带摄像头的视野看机械手的动作,张楠认不出是什么型号的潜水设备很正常。
“6到8小时,我们的潜水员吃得吧?”
关心一句。
“完没问题,前几天我下水,每次作业时间都是在十个小时以上。
潜水服空气中重量是有300多公斤,但只要一入水,人体感觉也就2公斤,那些个关节也非常灵活。
而且看着里边空间似乎不大,其实手都可以很方便缩回去,内部很宽敞的,中途可以简单吃点东西、喝水,还可以带两个可封闭尿袋下去,成人尿布都用不上”
人型常压潜水服,一套就是50万美元起步,那些个半人型的更贵。
先期投资到位,设备每一次打捞作业的平均成本就下来了,大型公司的成本优势是临时组队的打捞队所无法比拟的。
这时路易-特伦茨道:“根据最新的调查资料,打捞前在陆上阶段调研时,我们就基本锁定了‘共和国’号内部两处有可能存放目标打捞物的货仓位置。
先用水下爆破,再切割。
老板,镜头里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点是船上原本的保险库,之前的有价值发现也是在这个位置,当时美军运往地中海的军饷基本可以确定就放在这处位置。
另一处重点探查部位在船体另一侧,明天会切开最后一层钢板,给沙皇俄国的贷款很有可能在那边。
因为装有贷款的金币应该是用小型麻袋分装,八十多年的海水浸泡,那些麻袋不可能存留,所以另一侧只在一开始使用了小型切割式爆破,之后的操作基本都用切割.”
炸弹一炸、到处飞溅,所以得用切割。
当年随着“皇家共和国号”的沉没,人虽没死多少,但船上载有的货物部随船同沉。
大船上运载的财富还真不少,除了私人丢失的,还有美国政府准备发给驻海外(地中海)舰队的25万美元军饷。
且军饷都是小头,更大一笔是船上还有15万枚刚铸造好的美国金币,当时的市值是300万美元——部为20美元面值的双鹰币。
妮可不在这,去甲板看热闹了,而查理兹-塞隆倒是跟着哥哥。一听说到美军海外舰队的军饷问题,想到些事。
“哥,那时候美国海外舰队不是在加勒比海区域,就是在太平洋,地中海那边.要是我没记错,美国海军进驻欧洲部署舰队,那是二战后的事情吧?”
往地中海运送舰队军饷,一次25万美元,说明那支舰队虽不大,但绝不会是象征性质的。
以前的美元真是美金,像1861年时,美国陆军士兵每月军饷13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