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种闪电突袭的方式,在战术上的优势很明显,缺点也很致命。◢随*梦*小◢.1a
首先,由于战场呈一面倒的趋势,刑风没有余力再派侦查战舰,前去探查加纳族的舰队,到底有没有反跃迁的技术。
如果有这种强大的技术,那隐轰编队的跃迁入场,将会是一场如同自己跑过去送死的大灾难。
就以亚特族的战舰科技来说,它就具备一种强能量脉冲干扰,可以在短时间内形成大范围的能量脉冲防护圈。
虽然这种防护手段距离很近,几乎只能覆盖己方舰队所在区域,持续时间也非常的短暂,根本就没有办法,对远程的敌方战舰造成影响。
但是只要有的敌方的战舰,进入这个高强度能量脉冲圈,其内部的能源反应堆就会因为干扰,而陷入能量絮乱中。
而且反应堆的能源供应越剧烈,受到的影响就会越严重。
隐身战舰要想进入跃迁状态,必须解除自身的隐身系统和防护盾,把所有能源都会聚集在加速引擎内。
如此一来,战舰内部能量聚集的强度,必然会变得更加的剧烈。
这也就意味着,战舰在受到能量脉冲的影响时,会受到更加严重的伤害,轻则长时间反应堆能源供应失效。
重则因为能量絮乱导致反应堆过载,整艘战舰还没来得及攻击,就会被自身建造的反应堆给炸成废铁。
同时能量的高度聚集,也就散发出强烈的能量波动,更加容易被外围的预警战舰给发现。
只要亚特族那些在后方保护,以及四周组成阵型的护卫舰,抓住轰炸战舰跃迁的那个点,释放强能量脉冲干扰,形成一个超大范围的脉冲场。
那隐轰战舰即便能够进来,那也会凶多吉少。
至于超远距离之外跃迁,亚特族的预警驱逐舰,因为距离太远没法提前检测到。
可攻击的轰炸编队的航电设备,同样会因为距离太远,没法锁定亚攻击目标,精确计算出跃迁的落点。
在一秒钟几千万上亿公里的速度下,哪怕0001秒的差距,也可能导致最终跃迁落点的时候,出现的位置会和目标所在区域相差数百上千公里。
除此之外,跃迁入场没办法排雷,在直线飞行之下,更没办法拐弯去躲避。
如果一头撞进了外围的雷场中,那根本就不需要亚特族战舰动手,轰炸编队就已经在外围全部阵亡了。
这是以亚特族的科技为例子,在有反跃迁技术的情况下,跃迁入场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
加纳族作为打败了亚特族,将他们的母星变成旗下殖民地的强大种族,亚特族都拥有反跃迁技术。
那作为更加强大的加纳族,他们的战舰会没有这种技术吗?
这必然不可能!
……
经过多方面的综合考虑,为了尽可能保证联合舰队能够顺利撤退,刑风最终决定使用第一种方法。
在加纳族战舰一轮主炮攻击后,刑风抓住这个火力的空挡期,开始为接下来的全面撤退,下达一系列的作战命令。
“各战舰编队听我命令,所有动力受损的战舰和剩下的2艘战列舰,统一设定三分种之后,自动全速冲向敌方舰群,战舰上的士兵全员乘坐救生飞船,务必在三分钟之内撤回到后方战舰内。”
“无人轰炸航母编队听令,所有舰载轰炸机立刻离岗起飞,组成4个轰炸编队,紧随在受损战舰身后发动进攻。”
“其他战舰停止进攻,暂时保持原位不动,以免被敌人发现异常,把能源集中供应到推进引擎,四分钟后,前队变后队,后队改前队,以最快的速度撤离战场。”
刑风的命令下达后,整个联合舰队立刻开始调整作战方案。
上千艘小型飞船纷纷离开战舰,转移到了后方的没有受损的战舰内,以便于接下来高速撤离。
300多艘无人轰炸机离港,明目张胆的在舰队上下左右四个方位,组成了四个超大型的轰炸编队。
误导加纳族指挥官,以为已经濒临战败的地球联合舰队,准备对他们发动最后的殊死搏斗。
由于加纳族大量轻小型战舰,已经投入到了地球联合舰队外围的战斗中,已经没有余力远程拦截这四个轰炸编队。
而大中型战舰的防御火力,和留守后方防御的轻小型防御战舰,在与数千艘无人机战斗时,大部分已经被击伤。
即便装甲层能够自我修复,可随行的后勤战舰数量有限,舰炮也没办法及时的进行更换。
这导致加纳族的防御火力,已经远远不如之前,很可能没办法在第一时间,消灭这四个无人轰炸编队。
加之战舰损失过半地球联合舰队,已经失去绝地反击的能力,让加纳族的指挥官做出了错误的判断。
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