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小说 > 推理小说 > 密室·自闭之物 > 第三章
    内田百闲曾在《东京烧尽》一书中称,因昭和二十年二月二十五日的空袭——“神田地区看来已大体不复存在。极度的惨状让人心情恶劣。”但事实上,以神保町为首的数个街区的建筑并未被烧毁。

    “纸鱼园大楼”就是幸存的建筑之一,而“怪想舍”则占据着其中的一室。

    战前至战中被压制的侦探小说,在战后一下子繁荣起来。首先,筑波书林在昭和二十一年三月开办《ROCK》杂志,岩谷书店于四月创刊《宝石》杂志,不仅如此,两刊都开始连载起横沟正史的长篇本格推理小说。《宝石》从创刊号起登载《本阵杀人事件》,《ROCK》则从第三期开始推出了《蝴蝶杀人事件》。

    以这两本杂志为开端,数年间侦探小说杂志的创刊是此起彼伏。但因此,不免就鱼龙混杂,被自然淘汰而消亡的杂志也不少。在侦探小说杂志林立的局面下,怪想舍虽为新兴出版社,但其月刊《书斋的尸体》自创办以来的数年间,发行量不断稳步提升,平安无事地走到了今天。

    尤其是去年十二月发售的新年刊,以江川兰子的本格推理小说连载《血婚舍的新娘》和东城雅哉的完篇中篇怪奇小说《黑人岭》为主打,结果令杂志大为热销,创下了建刊以来的新纪录。江川兰子从《宝石》杂志出道后,成了一位广受欢迎的作家;而东城雅哉的处女作《九岩塔杀人事件》虽发行自地方上的出版社,却也受到了大量关注。

    拜其所赐,后者的责任编辑祖父江偲,尽管只是个初出茅庐的女编辑,却在社内也是趾高气扬、得意非凡——直到某日田卷总编寻她商量,能否就去年岁末株小路镇发生的割喉杀人案请刀城言耶助一臂之力。这事名为商量实则是公司的命令。

    刀城言耶者,作家东城雅哉的本名也。这个怪人在文坛也是赫赫有名的放浪作家,为了兴趣与实益兼而有之的怪谈收集,总在外地周游,持续民俗采风之旅。所以,他也被称为“流浪中的怪奇小说家”,但其实,只有真正了解底细的人才知道,此人拥有不可小觑的侦探才能。

    搜寻怪谈而造访各地的言耶,不知为何常在当地遭遇奇异现象或匪夷所思的案子,不但被卷入其中,回过神时还会发现自己莫名其妙地破了案。他有许多诸如此类的特殊经历。

    不过,这个“莫名其妙”里头可大有文章。刀城言耶此人认为,断言这世上的所有事物皆可只凭人的理性思维和智慧来解释是人类的骄奢,但话说回来轻易就接受怪异本身,作为人而言未免太过可耻。可以说,他以此想法与那些现象和案件对峙,才造就了这一奇妙状况的发生。

    换言之,期待如所谓的“名侦探”一般展开快刀斩乱麻似的高明推理绝无可能,在此岸与彼岸之间来去的同时逼近案件的核心,这才是刀城言耶。一言蔽之,言耶所牵涉的“谜”是走向合乎逻辑的解决,还是迎来不合情理的结局,直到最后的最后连他本人也无从知晓。他总是担当这种麻烦至极的侦探角色。

    十分了解他的编辑称他为“怪异搜集家”,关系更为亲密者又给他取名叫“反侦探”,恐怕就是基于刀城言耶所处的立场吧。

    即便如此,大部分场合下,他最终都能出色地破案。因此,听到传闻的人们为求助这暗藏的力量,向出版社发来侦探委托而非执笔请求的事,近年来有所增加。当然,现状是各家出版社都会代言耶婉言回绝。因为平日里他本人就一直对责任编辑发牢骚,说光是在旅行地涉入可怕的案件就够啦。

    然而,现在祖父江偲不得不委托那样的刀城言耶破案,偏偏自己还是出版社的编辑,所以也难怪她会感觉不知所措。更何况——

    “案子的关系人可是原贵族。关于刀城老师的出身,部长你明明也是知道得一清二楚的。”

    战后从大阪进京的偲之所以操着地道的关西腔大发牢骚,其实另有原因。

    刀城家原为德川的亲藩,是明治二年经由行政官发布告示而诞生的贵族阶层,被授予公爵之位。也就是原贵族。

    然而,言耶之父刀城牙升年轻时就厌恶特权阶级,身为长子的他为抗争不得不成为户主继公爵之位的现实,离家出走拜入一位名叫大江田铎真的私家侦探门下,其结果,刀城家与他断绝了关系。从此,他自称冬城牙城,解决了多起难案怪案,不知不觉已被人们誉为“昭和时代名侦探”。

    而其子刀城言耶不愿继承父亲的侦探事务所,持续着流浪生活一边笔耕不辍,或许可以说是一种讽刺吧。其中也包括言耶虽抗拒父亲却似乎又遗传了他的侦探才能这一事实。

    只是,和父亲一样,他也有不喜特权阶级的倾向。虽不像父亲那样莫名厌恶,但毫无疑问,可以的话他还是想尽量不扯上关系。

    “唔……还是只能从有关小巷的怪谈开始,不露声色地引他上钩啦。”

    “怪异搜集家”可不白叫,总之言耶对怪谈是极度痴迷。而且,他有个恶习,对自己尚不知晓、闻所未闻的故事,会浑然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