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诸葛军师与刘琏先生。”
在邓艾与胡文聪各执一词的情况下,朱樉头晕拿不定主意。
左右摇摆的朱樉,最后决定将自己的谋士请来。毕竟人多力量大,少数服从多数。这是朱樉能够自己想到的唯一办法。
“另外,请布政使王明大人。”
王明除了是陕西布政使,也是陕西的文人代表。
刘琏和诸葛正雄在王明面前,也是以后学之辈自居。
随着诸葛正雄,刘琏,王明三人到来的时间。朱樉冷静下来想了很多。
他唯一能够发声,能够让自己的话听进朱元璋的耳朵里。好像只有兵谏这一条路。
当然,兵谏这个词又是朱樉绞尽脑计相处来的一个遮羞布。
造反太难听?
心中大定注意。。无论如何都要保下胡惟庸。即使朱元璋的动作快,要快刀斩乱麻。
其他的文人,如李善长等大明的元老功勋。朱樉是无论如何也要保下他们的。
促使朱樉下定决心。还是朱元璋杀了太多,为了朱家江山。他可不止杀文人,武将功勋也是杀了不少。
等王明,诸葛正雄和刘琏到来。朱樉向胡文聪摆摆手,说道。
“文聪,你先下去冷静一下。”
王明三人不知发生什么事,只见胡文聪眼中还泛着泪花。
“臣告退。”
胡文聪听到朱樉的话心中虽然不愿。 。可他不是小白立刻回避。
等胡文聪走后,朱樉调整一番心态,正色起来对王明三人说道。
“本王欲中原争霸。”
邓艾在一旁急忙开口。朱樉还是不听劝,如何让他不着急。
“大王……”
“邓长史,你先等一等。”
朱樉制止邓艾,他想听听自己没有任何理由的情况下。王明三人是一个什么态度。
王明听到朱樉的话,在朱樉制止邓艾的短时间里。他就做出了决定。
“臣一切听从大王吩咐。”
王明早就下了跟随朱樉的决心。虽然他明白现在的陕西实力不济,可他任然支持朱樉。
朱樉为主。转身宝贝记得看了收藏本站哦,这里更新真的快。无论成败。他都要以朱樉意志行事。
而且,关于朱樉争霸中原,问鼎天下一事。
王明与陕西其他文武大臣也探讨过这个问题。
刚开始,站在朱樉一方的官员都比较悲观。毕竟实力才是成败的关键。
可是随着朱元璋的默许,得意让朱樉在西北的实力迅速提升。
争霸不足,固守有余。
这是陕西所有文武得出的最后结论。
诸葛正雄紧随王明之后表态。作为卧龙诸葛亮的后人,一展身手,向先祖学习是诸葛正雄的志向。
如今朱樉有决心,他怎敢反对。
与王明想的一样,朱樉哪怕争霸失败。他诸葛正雄也早已经为朱樉谋划好了三分天下的根基。
王明与诸葛正雄简短而坚决的表态,让刘琏思绪混乱。…,
刘琏无法相信,大明朝最有实力的秦王朱樉。尽然想一步登天。
刘琏对于朱樉是不看好的。身在西北,如何能不知道朱樉制定的所有政策,与大明是背道而驰。
大明出现两个制度,分裂,也就再所难免了。
虽然刘琏也想朱樉成就大业,可刘琏最为刘伯温的后人,又徘徊朱樉为大明带来的伤害。将大明再次带入深渊。
他的父亲刘伯温,为大明的统一付出了一生。而他刘琏,难道真要做不孝子。将父亲的功绩部推翻?
犹豫的刘琏,被朱樉开口询问。
“刘琏先生,可有其他意见?”
朱樉说这话时,已经不在严肃。
因为他在王明和诸葛正雄出言支持的时候,就已经下定决心。
少数服从多数。
刘琏摇头道:“大王,臣唯命是从。”
随着刘琏开口。。朱樉笑着看向邓艾。邓艾叹气,将手中胡惟庸书信递给王明。
邓艾在朱樉与王明三人的对话时间里,也明白了朱樉为什么会为胡惟庸的家信,出兵中原。
从内心里将,邓艾也是支持朱樉的。毕竟他邓艾也是文人。
胡惟庸在信中提起,文人才是大明未来的一切他也非常认可。
虽然胡惟庸在信里满满都是对朱元璋的不满。指责朱元璋不能让大明出现第二个声音,要将大明江山玩弄于鼓掌之中。
甚至还在信中指出,朱元璋欲效仿始皇帝嬴政,要行焚书坑儒等等。邓艾也认为胡惟庸所言不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