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战争结束的方式与最初计划的并不完一致,但是大半年下来,王元庆终于可以松口气了。实现有条件面停火,意味着成千上万的军人可以脱下戎装、放下武器,回到家乡与亲人团聚,意味着14亿共和国公民可以过上正常的生活。结束战争的方式有异,对共和国的影响却没有多大变化。
前往体代表大会会堂的路上,王元庆放下烦心事,靠在座位上小憩了一阵。
在“五加九会议”上做出逐步实现有条件面停火的承诺之后,王元庆就不再过问军事上的事情,也没有必要过问。日本彻底战败,不管怎么打,都是为了尽快结束战争,减小战争造成的损失。军事打击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证明共和国的“存在”,为了使战争以对共和国有利的方式结束。
外交上的事务也不需要王元庆过分操心。
阎尚隆出任外交部长的时候,还有很多人怀疑这位“资深外交官”的能力,认为阎尚隆过于年轻、缺乏经验,不可能成为黄国巍那样的外交家。事实证明,阎尚隆不但是“资深外交官”,还是能力出众的外交家。战争期间,阎尚隆在巴黎参与主持了多项谈判,不但证明了自己的能力,也最大限度的维护了共和国的利益。
有这样的外长,王元庆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真正需要王元庆操心的,还是国内的事情。
与顾卫民谈过之后,“代表大会制度”改革工作进入实施阶段。
2028年1月中旬,顾卫民拿出具体.改革方案,经王元庆与体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之后,于2月初(春节之后)提交体代表大会审议批准。
审议过程持续十数日,成为本次.体代表大会的主要议题。
问题也很明显,并不是所有代.表都支持在基层代表大会中推行普选。
出人意料的,审议工作由顾卫民权主持,王元庆.以代表身份参加审议,从始至终没有用元首身份向持反对意见的代表施加压力。更重要的是,整个审议过程保证了代表发表意见的权力,所有愿意发表意见的代表都获得了至少15分钟的发言时间。正是如此,审议工作才持续了数日,导致本次代表大会的持续时间从原先计划的1周延长到2周,最后延长到3周,创造了体代表大会体会议最长持续时间纪录。
共和国国内也因此闹翻了天。
大部分民众持支持态度,认为普选有助于推动共.和国的民主建设。小部分民众持反对态度,认为没有监督的普选只能导致权力向继续既得利益阶层倾斜。不管是反对的还是支持的,心里都有个问号,那就是普选能否真正得到落实。
国际上,关于共和国在基本政治制度上实施普.选的话题也成了热点话题。
真理越辩越明,正确的东西不怕考验。
在此期间,王元.庆以“中央代表组”组长的身份向体代表大会提交了“基层代表普选工作详细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加强普选监督、推动民主建设、维护民众权利等多个深受关注的话题与详细实施方案。
元首积极表态,各地方代表组也纷纷表明态度,提出各项建议。
可以说,此时压力最大的不是王元庆,而是顾卫民。
审议讨论期间,顾卫民以体代表大会委员长的身份先后接见了国各地方代表组的主要成员,向代表解释基层普选的重要意义。说白了,就是进行游说,为“基层代表普选制度”获得通过争取支持。
经过2周的讨论,《基层普选法》进行投票表决。
与以往动辄就是百分之九十几的支持率不同,此次表决的支持率不到70%,而且赞成与反对阵营泾渭分明。大部分普通民众代表与所有军队代表都投了赞成票,几乎所有公务员代表与国营企业代表都投了反对票。情况一目了然,普通民众代表知道新法对国绝大部分民众都有好处,军队则借此机会表明完支持元首的改革行动,公务员代表与国营企业代表则深知新法将对以官员、国营企业经营者的利益构成严重威胁。
不管怎么说,《基层普选法》在争议中获得通过。
到此,王元庆才走上舞台。
按照王元庆的指示,“基层普选”先在辽宁省、天津市、山东省、江苏省、上海市、福建省、广东省与广西自治区进行试点,在中央成立直接向元首与体代表大会负责的“改革试点督导小组”,由顾卫民任组长、宗应仁任常务副组长,监督与指导各试点地区的改革工作、总结改革经验,为今后在国推广做好准备。
法定过程走了,国家领导人体出马,谁也阻挡不了改革的前进步伐。
更重要的是,王元庆已经在“日本战争”中树立了威信,军队对元首的支持与忠诚度上升到了新的高度。明事理的人都知道,谁阻挠改革,谁就在与元首做对、与共和国百万大军做对!
仅此一件事情,足以耗费王元庆的大部分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