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警卫连派出去后。李东石开始检查那支短管突击步枪。
自从当上营长后,李东石就很少用枪,特别是步枪。虽然在日常训练中,李东石经常亲历亲为,帮助那些刚从新兵训练营分来的战士熟悉枪械,但是在正常状态下,根本不需要李东石到阵地上与敌人拼刺刀。
实际上,装备空降兵的短管突击步枪也不适合拼刺刀。
准确的说,共和国陆军列装的无托型步枪根本不是用来拼刺刀的。
这个问题早就反映了上去,基层官兵、特别是步兵非常抵制无托步枪,主要是无托步枪的枪身太短,就算装上加长型刺刀(均是士兵自己掏腰包买的,军队配发的标准刺刀是多功能刺刀,卸下来可以当匕首使用,刀刃长度不到20厘米),总长度还不到1米。用这样的步枪与敌人拼刺刀,简直就是找死。虽然基层士兵很抵制,但是没有引起高层重视。在那些负责采购枪械的军官看来,战争已经进入了能量时代,与敌人拼刺刀的机会少之又少,根本没有必要研制长度过长、重量过大。影响单兵战斗灵活性的步枪。直到两年前,由凌云霄带头的几名军长联合发起抗议,要求陆军将正在研制的电磁枪设计成有托结构,而且枪身长度不能短于1050毫米,总参谋部后勤装备处才采纳了这个意见。问题是,第一代电磁枪最快也要几年后才能研制成功,服役时间更是遥遥无期。李东石带着部队开赴战场的时候,还没有几个人知道电磁枪是个什么样子,军官兵还得拿着无托步枪作战,空降兵则只能使用更短的短管突击步枪。
不管怎么样,有枪比没枪好,步枪比手枪好。
再说了,李东石早就把他的自卫手枪送给了一名连他都不知道姓名的伤员,能不能要回来还是个问题呢。
李东石检查步枪的时候,10多个参谋也开始检查步枪。
年纪最小的少尉参谋在为弹匣装填子弹的时候,偷偷看了眼挂在墙上的时钟。
4点30分,还有2个小时,天就要亮了。
平常的时候,往往会在不经意将浪费好几个小时。此时,接下来的2个小时,将是空降153旅自五老阻击战后最为艰难的时期。
李东石已经把除了旅部参谋之外的所有预备人员派了上去,就连只要能够走路、能够正常使用枪支的伤员都上了阵地。如果仍然挡不住印军,就该李东石带着10多名参谋军官上阵地了。
将两个额外的弹匣揣进腰包,李东石起身朝参谋军官看了过去。
不用吩咐,10多名军官提着步枪站了起来。
李东石的目光从参谋的脸上一一扫过,虽然眼神中只有坚定不移的斗志,但是他正在努力记住这10多张面庞。因为他不知道,如果他能够活到战斗结束的时候,还能找到几张活着的面庞。
“旅长……”
作战参谋的话打断了李东石的思维。
“我们已经写好遗嘱,该我们上了。”
李东石咬了咬牙,微微点了点头,转身走向坑道。
作战参谋的那句话让他心里很不好受,因为让他想到了牺牲在五老战场上的手下。当时李东石还是连长,参加最后一场战斗的战士都在最后时刻写下了遗嘱,活着回来烧掉遗嘱的战士不到三分之一。
到达坑道出口处,突然涌来的枪声与爆炸声让李东石抛掉了繁杂的思绪。
外围阵地已经失守,警卫连就在离指挥部不远的上层坑道内阻击印军。
“都跟着我!”
回头看了眼身后的10多名参谋军官,李东石义无返顾的冲出了坑道。
枪炮声突然变得更加尖锐,呼呼着响的曳光弹从露天坑道上方飞过,时不时有几枚小口径炮弹落在坑道两侧的地面上,将已经炸成粉末的沙石抛到正在坑道内快速移动的李东石等人的身上。
石粉不是子弹,李东石根本感觉不到。
到达最近的火力点,李东石找到了两名正在用轻机枪扫射印军的警卫员。
“旅长,你怎么上来了?”
“情况怎么样?”李东石懒得回答这个没有意义的问题。
“印军太多了,打都打不完,**!”警卫员从火力点溜了下来,几颗子弹落在了他开始趴着的地面上。“比蚂蚁还要多。真不明白,印军什么时候变得这么不怕死了,明知道冲锋是死路一条,还是前仆后继的冲了上来。”
李东石苦笑了一下,伸出头朝外面的阵地看了一眼。
在坦克与战车残骸产生的火光的照耀下,阵地上到处都是猫腰前进的印军步兵。大部分印军步兵甚至没有注意到周围的火力点,只知道埋头前进,只是偶尔停下来,朝某个没有任何意义的地点开上几枪。
这一幕很诡异,印军步兵仿佛是没有思维的木乃伊。
“你们守在这,记得经常调整阵地,不要在一个地方呆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