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夜间,21军渡过达布蒂河。
因为27军已经稳住了前沿阵地。所以裴承毅没有让21军向苏拉特方向挺进,从希尔布尔渡河之后直接南下,主力部队于当天晚上包围了杜利亚,先头部队继续南下,天亮前到达马莱冈。
虽然21军没能立即打下杜利亚与马莱冈,但是27军的左翼终于有了安保障。
从苏拉特方向上的战场情况来看,只要21军在杜利亚与马莱冈站稳脚跟,孟买方向上的印军就只有两个选择。一是从沿海平原北上增援苏拉特,在苏拉特与进攻部队拼实力。二是从纳西克与奥兰加巴德攻打马莱冈与杜利亚,在战场左翼与21军决战。受印度半岛西部高原的影响,印军无法对27军的左翼防线构成威胁。
不管怎么选,孟买方向上的印军都很难发挥作用。如果从沿海平原北上,印军首先得问问已经到达战场的舰队是否同意;以舰队的打击能力,就算数十万印军同时北上,在没有任何掩护的平原地区,很容易成为舰队炮火与舰载航空兵的屠杀对象;孟加拉湾方向上的战斗表明,舰队对沿海地区的地面部队有致命威胁。如果从内陆攻打马莱冈与杜利亚,受复杂地形条件的影响,印军很难集中兵力发起进攻,只能分批次投入小股部队,很容易在运动战中被21军各个歼灭。
虽然印军还有第三个选择。即绕过马莱冈与杜利亚,首先向东挺进,在贾尔纳转向北上,穿过萨希亚德里山脉,攻打贾尔冈与普萨沃尔,但是这个选择也与送死无异,因为印军首先得借道纳西克与奥兰加巴德,到达贾尔纳之后,只能沿山区公路挺进,除了行军速度大受影响之外,驻守贾尔冈与普萨沃尔的24军只需要借助陆航的垂直空运力量,在山区部署几支步兵部队,就能用炮火把印军砸回去。
再往东就不属于孟买方向了,而是海得巴拉方向。
由此可见,21军堵住左翼防线上的漏洞后,孟买方向上的百万印军就成了摆设。
21军还在向南行军的时候,54军也渡过了达布蒂河。
按照裴承毅的部署,54军到达嫩杜巴尔之后,首先让后勤部队与工程部队构筑前进进攻阵地,再与27军交换防区。
在很多人看来,裴承毅应该把27军留下来,与54军一同攻打苏拉特。
裴承毅没有这么做,而是让撤下来的27军作战部队立即前往贾尔冈与普萨沃尔,替换那边的24军。也就是说,协助54军攻打苏拉特的不是27军,而是在之前的战斗中表现得更好的24军。
14日上午,裴承毅就给27军与36军划分了明确的防区范围。
27军主要负责贾尔冈与普萨沃尔的防御。对付来自南面与东南的印军,主要应付海得巴拉方面军的威胁。36军则负责守卫达布蒂河与纳尔莫达河之间的区域,对付来自东面的印军,主要应付赖布尔方面军的威胁。
就在大家都认为裴承毅已经完成了防线部署的时候,裴承毅却下了一道所有人都看不明白的命令。
14日下午,36军的第363机械化步兵旅从纳尔莫达河南岸的伊塔尔西出发,以飞快的速度向南发起突击,当天傍晚就打下了贝杜尔,夜间到达阿姆拉,随后分兵两路,于15日凌晨攻占了伯尔古希与班图尔纳。
这轮旋风般的进攻吓得印军屁滚尿流。
要知道,班图尔纳距离那格浦尔不到100千米,伯尔古希则是通往那格浦尔东面的贡迪亚的必经之地。而贡迪亚又是连接那格浦尔与赖布尔的战略要地。在印军看来,裴承毅正在派兵攻打那格浦尔。
问题是,裴承毅为什么要占领那格浦尔。
虽然那格浦尔不是邦府,但是在印度中部地区,那格浦尔的战略重要性绝对不在任何一座邦府之下。从地理位置上看,那格浦尔是赖布尔的西部屏障与海得巴拉的北部屏障,以那格浦尔为中心的突出部挡住了中**队前往赖布尔与海得巴拉的去路,只要印军在那格浦尔站住脚,攻打苏拉特的主力部队与正在孟加拉湾沿岸地区扫荡的39军就无法会师。更别说协同作战了。也就是说,占领那格浦尔后,中**队就可以从两个方向上夹击赖布尔,然后从那格浦尔与赖布尔南下,围攻海得巴拉。
海得巴拉受到威胁绝对不是小事,因为那里是印度的“陪都”。
天还没亮,那格浦尔的印军就开始为进攻做准备。
无论如何也不能让敌人控制伯尔古希与班图尔纳,必须将中**队赶回去,确保那格浦尔的绝对安。
因为侦察手段有限,所以印军并不知道,到达伯尔古希与班图尔纳的第363机械化步兵旅不但没有向那格浦尔挺进的意思,还在占领两座小镇之后,开始构筑防御阵地,而且用上了大量工程设备。
与之相反,第363机械化步兵旅不缺侦察手段。
印军刚刚集结完毕,空中打击与炮火打击相继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