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交战双方均未公布“5.1空战”的详细情况。所以只能根据少得可怜的官方消息与媒体披露的“内幕”加以分析猜测。
首先可以确定的是,英国皇家空军的两架远程巡逻机在5月1日凌晨就到达了南大西洋上空,并且在距离马岛大约1000千米的大洋上空盘旋待命。为了确定快速船队是否还在锚泊地,守卫斯坦利港的皇家陆战队再次派出侦察部队。因为裴承毅早就做了准备,让闵瑞麟率领的华安军团进入了战备状态,所以皇家陆战队派出的3支侦察小分队军覆没,根本没能完成侦察任务。
由此推断,皇家空军很有可能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开始行动。
也就是说,在没有收到皇家陆战队的第一手情报的情况下,皇家空军就派出可f-42a机群。
灾难从这里开始了。
虽然在当时看来,裴承毅出动雇佣军团,将皇家陆战队的侦察兵当在锚泊地之外,很有可能不想与皇家空军“正面冲突”,毕竟阿根廷空军的实力相当有限,即便拥有一批由共和国飞行员驾驶的先进战斗机,在配合力量不到位的情况下,很难在拦截f-42a的战斗中占到便宜,最理想的选择不是硬拼,而是保存实力,等到其余18架j-14s完成改装后,再寻找机会对付皇家空军的f-42a。但是稍微理智一点。再结合裴承毅的性格,相信绝大部分人都会认为,裴承毅绝对不会避战。换个角度看就会发现,打掉皇家空军仅有的12架第五代重型制空战斗机的意义非常重大,而且今后不见得有如此好的机会了。
随着皇家海军的特遣舰队在5月5日到达战区,就算快速船队没有完蛋,还在执行运输任务,也不需要动用皇家空军的重型战斗机,完可以使用特遣舰队的舰载战斗机。按照英军的作战模式,特遣舰队到达后,皇家空军主要有三个任务,一是出动大型预警机与远程巡逻机为特遣舰队提供支援,二是出动f-42a战斗机执行一些舰载战斗机执行不了或者风险过大的作战任务,三是为特遣舰队补充f-46a战斗机。
事实上,皇家空军已经开始执行第三个任务了。
虽然皇家海军按照“远洋独立作战”的标准建造了3艘超级航母,但是在采购舰载战斗机的时候,皇家海军却格外吝啬,不但没有按照“轻重搭配”的方式采购如同f-42a的重型制空战斗机,甚至没有采购足够多的战斗机。按照“乔治五世”级的设计指标,在标准情况下搭载2个大队的48架战斗机,在战时最多可以搭载3个中队的72架战斗机,并且预留至少6架战斗机的停机位(“乔治五世”号服役后,皇家海军对其载机能力做了测试,虽然证明可以搭载84架、甚至更多的战斗机,但是在达载84架战斗机与必要的支援飞机的情况下,航母的航空出动率将大受影响,要想保持战斗机数量与航空出动率就得减少支援飞机的数量。而这又会大大降低舰载战斗机的作战效率,结果是得不偿失,所以皇家海军早就做出规定,只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才配备84架战斗机,即便是在战时,也最多只能在搭载72架战斗机的基础上增加6架备用战斗机)。
正是因为皇家海军只能采购2艘航母的战斗机,皇家空军才不得不放弃f-42a加f-54a的“高低组合”,不得不用f-46a做主力战斗机,仅采购了少数f-42a战斗机。从某种方面看,这是英国人精明的表现,毕竟统一空军与海军的战斗机,能够节约大笔经费,比如统一后勤保障标准每年就能节约数十亿国防开支。更重要的是,战时情况下皇家空军与皇家海军可以相互依托与相互支持,皇家空军的f-46a只需进行小范围的改进,比如使用更加粗壮的起落架,就能在航母上降落,并且从航母上弹射起飞,能够完成80%以上的舰载型f-46a的作战任务(因为皇家空军f-46a不是舰载型,所以无法在最大起飞重量下从航母上弹射起飞。也就无法执行一些需要比较极端的作战任务)。
早在战争爆发前,也就是乔治参加集约西约集团首脑会晤的时候,英国就从美国获得了一大批用来改装f-46a的零部件。阿军还未登上马岛,皇家空军就开始改装f-46a。因为按照皇家海军的安排,只能从隶属于“复仇”号航母战斗群的vc-2舰载航空兵联队中抽调1个大队的战斗机,需要由皇家空军提供1个大队的f-46a,混编后再编入“乔治五世”号的vc-1与“皇家方舟”号的vc-3舰载航空兵联队,所以特遣舰队能够及时做好准备,从扑茨茅斯港出发,与皇家空军的积极配合不无关系。
当然,皇家空军需要提供的不是1个大队的f-46a,而是3个大队。
正是因为另外2个大队的f-46a的改装工作没有到位,皇家海军才不得不从vc-2联队抽调1个大队的战斗机,并且让仅仅只剩下24架舰载战斗机的“复仇”号航母留在扑茨茅斯港,得到皇家空军的2个战斗机大队后再上路。也正是因为“复仇”号没有及时南下,所以皇家海军没让登陆舰队与运输船队跟随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