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的讲,美国的当务之急是做好两件事。一是积极备战,二是积极参战。
因为与共和国之间隔着浩瀚的太平洋,不管科学技术有多么发达,只要人类文明还在用“千米”丈量交通里程,跨越太平洋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美国的地理优势就是任何国家都无法比拟的,所以对美国来说,积极参战比积极备战更加重要。站在美国社会、特别是普通美国人的立场上,只有在国家参战之后,才能感受到战争的紧迫性,也才能积极支持国家的战争行为,从而提高备战效率。为此,美国当局必须在另外一个问题上,也就是以何种方式参战的问题上下足功夫。
回顾前两次世界大战不难发现,为了获得适当的参战理由,美国当局可谓用心良苦。
众所周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在战场外呆了2年多,直到日本联合舰队舰载轰炸机投下的炸弹落到珍珠港,罗斯福才对日宣战,而且在参战后做出了“先欧后亚”的战略决策。即首先把矛头对准与美国没有过结的德国,收拾了希特勒之后,才集中力量对付东条英机。不管传闻是否属实,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战略选择足以证明,珍珠港事件本身就是一个阴谋,是罗斯福将美国托入战争的阴谋。即便罗斯福没有收到日本即将袭击珍珠港的警报,也应该知道,在禁止向日本出口原油与铁矿石之后,正处于疯狂扩张状态下的日本军国主义份子肯定会铤而走险,将枪口对准美国,通过夺取太平洋的制海权,迫使美国承认日本在远东、东南亚与西太平洋地区的霸权地位。战后解密的一些资料也证明,当时包括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在内的众多日本高级将领都认为日本打不过美国,向美国宣战只是为了夺取太平洋的制海权,迫使美国承认日本在西太平洋地区的霸权。甚至有证据证明,只要夺取了夏威夷群岛(当时夏威夷还不是美国的州),日本就将挥师北上,按照与德国的约定攻打苏联。总而言之,美国当局利用了日本的这一心态,并且借助日本的进攻,最终把日本当成了登上世界霸权巅峰的垫脚石。
事实上,更具有代表性的还是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作为。
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一样,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美国也是等到欧洲列强在战场上煎熬了两年多之后才姗姗加入,并且在1年多之后就尝到了胜利的果实。导致美国参战、并且加入协约国集团的表面原因是德国以协助收复新墨西哥州、亚利桑那州、南加利福尼亚州与得克萨斯州部分地区为由怂恿墨西哥参战,事实上却没有这么简单。
虽然在墨西哥,德裔种群人数与社会地位都非常高。而且墨西哥确实与美国有历史遗留问题,即美国西南部地区原本属于墨西哥,在美墨战争后被美国吞并,但是在美国,德裔也是第二大白人族群,而且也有着不低的影响力,而墨西哥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也没有以同盟国集团的身份向美国宣战,更没有派兵入侵美国。
从国家性质上讲,美国与德国更加相似,都是新兴帝国,有类似的利益诉求,都希望通过打破国际秩序获得霸权,因此都存在着挑战老牌帝国,特别是控制了球绝大部分殖民地的英国与法国的理由与动机。问题是,美国没有加入同盟国(以当时的情况,如果美国加入同盟国,英法领导的协约国必败无疑,说不定就没有第二次世界大战了),而是以协约国的身份参战,并且拯救了协约国集团。
从深层次分析原因的话。美国的动机很明显,即加入同盟国所获得的利益不如加入协约国。以1917年初的战局来看,别说美国加入同盟国,就算美国继续保持中立、呆在战场外,英国与法国也很有可能在半年之内战败。当时,英国已经被德国海军的无限制潜艇战逼入绝境,地面战场上,在德军的春季攻势面前,法军的地面防线摇摇欲坠,随时都有可能被突破。
站在美国的立场上,加入同盟国,肯定会让英法在年内承认战败,而美国不大可能在年内出兵欧洲战场,也就很难以胜利者的身份分享胜利果实。到时候,得到的无非是一个完成了欧洲霸业,并且用刺刀与大炮逼迫英法出让大量殖民地、进而成为球霸主的日耳曼德意志帝国。与一个处于巅峰状态的帝国较量,显然不会有多少好处。
如果以协约国的身份参战,结果就截然不同了。说直接点,当美国在1917年初对德国宣战的时候,达到了一箭双雕的目的。一是让英法等油尽灯枯的老牌帝国将其视为上帝派来的救星,二是用最小的代价打败了同为新兴帝国、而且是最强大的潜在竞争对手的德国。客观的讲,后者比前者还要重要。
要知道,仅仅20年后,德国就用另外一次世界大战证明,德意志帝国绝对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强大国家。设想一下,如果1939年时的德国拥有1914年时的相对国力,即相对于世界头号强国的国力(如果以美国的国力为100分的话,1914年的德国能拿90分,而1939年的德国经济最多只能拿60分)。恐怕第二次世界大战会是另外一种结果。
由此可见,美国在什么时候参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