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与裴承毅亲自指挥与关。轰炸马里亚纳群岛的行动并未受到美国向俄罗斯派遣地面部队影响。从4月27日开始到5月7日结束,整整11天内,天军轰炸机部队出动68批次、8242架次,消耗巡航导弹10万余枚,摧毁目标5000余个,损失轰炸机11架,伤亡飞行员17人。
如果光从损失与战果来看,这11天的轰炸行动非常圆满。
事实上,在这组统计数据中,最值得关注的还是攻击效率,即消耗弹药与摧毁目标的比值。毫无疑问,5%的攻击效率,不但算不上高,还低得吓人。要知道,在以往的所有局部战争中,包括与美国直接对抗的中东战争,战略轰炸机部队的攻击效率都是这个数据的好几倍,至少都在20%以上。即便局部战争的强度有限,对提高攻击效率有帮助,但是在前面的作战行动中,即在大陆战场上的轰炸行动中。攻击效率也从来没有低于10%,基本上都保持在25%以上。也许有人会说,大陆战场上面对的是俄罗斯、太平洋战场上面对的是美国,攻击效率低一点也很正常,可是低到5%,20枚导弹才能摧毁1个目标,那就很不正常了。
以当时的情况,美军完善的防空与拦截系统确实起到了作用。
问题是,导致攻击效率如此低下的主要原因还是在共和**队自身。
根据战后公布的一些消息,大陆战场上的作战消耗远远超过了之前预期,原本计划能够使用半年的弹药储备,结果在前4个月就消耗一空。要知道,这里的“弹药储备”包括共和**火企业在此期间生产的弹药。也就是说,到4月底的时候,共和**火库里的巡航导弹就将告罄。当然,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因为消耗速度超过预期,所以在2058年初,国防部就调整了弹药生产计划,要求军火企业提高产能。问题是,在生产能力无法迅速提高的情况下,即新建造的厂房还没有竣工、新订购的生产线还没有投产,而已有生产线已经24小时不间断的运转,要想提高产能,唯一的办法就是简化生产程序。如此一来,肯定会降低弹药的技术指标,即降低弹药的性能。
正是如此,在太平洋战场上。轰炸机使用的巡航导弹实际上是“简化版”的巡航导弹。
按照共和国国防部在战后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早在战争爆发前,共和国天军就针对战争期间,各类精密弹药(即精确制导弹药,天军是精确制导弹药的最大买家)的消耗量将超过战前预期、库存不足、产能不够等特殊情况,制订了一份秘密备用方案,而该方案的核心就是通过降低战术指标来简化精密弹药的生产程序,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迅速提高弹药产能,满足战争需求。
就拿专门供战略轰炸机使用的重型巡航导弹来说,在不配备核弹头,也就是不以战略打击为主的情况下,完可以降低部分不必要的战术指标,比如可以将复合闭路制导系统简化成最基本的控制系统,即利用一个电磁场强度过载断路器,让制导系统在受到强制电磁干扰的情况下自动关闭,导弹则按照固定弹道飞完最后几十千米,从而省去了复杂、而且昂贵的闭路制导系统,大大简化了生产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
问题是,简化了制导系统。导弹的攻击精度肯定会受到影响。
更重要的是,先进的制导系统还对提高突防率有很大的帮助。仍然以重型巡航导弹来说,在突防阶段,即便遇到强制电磁干扰,导弹上的一套光学传感器还是会继续工作,接收到高能激光照射的时候会让导弹进行规避,并且在规避之后让导弹回到原来的弹道上,从而使导弹具备应付激光拦截系统的能力。简化了制导系统之后,这些功能都不存在了,或者被弱化了,从而使导弹在拦截系统面前的突防效率大打折扣。
这一点,美军的战斗记录就能佐证。
根据战后收集到的相关证据,在2058年4月27日到5月7日,马里亚纳群岛的美军防空部队与防御系统击落与拦截各类目标近6万个,其中拦截系统拦截的超过5万个。即便这一战果有些水分(共和国天军在战后只承认不到20%的巡航导弹被美军拦截,而当时能够进入美军防御系统拦截范围的只有战略轰炸机投射的巡航导弹),减半计算的话,也足以证明简化后的巡航导弹确实存在严重的性能缺陷。
问题是,在战争期间,保证产量永远比保证质量重要得多。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生产的“黑豹”坦克被共认为最优秀的中型坦克,性能远远超过了苏联的t-34,可是其产量却比t-34低得多,即便不考虑因为过于精密导致较高的故障率,1辆“黑豹”都要面对近10辆t-34,这样的数量差距,足以让任何性能优势变得荡然无存。
当然,性能上的缺陷也不能回避。
由此可见。战争期间,共和国陆续淘汰了巡航导弹,用使用相对简单的非制导弹药与动能弹药的空天轰炸机取代了战略轰炸机,也与巡航导弹本身的缺陷、特别是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