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留心观察,那些围绕在周全身边,会被周全等人所影响旳士族子弟,大部分都是山东那边赶来参加青龙寺大论的。
关中三辅,以及河东一带的士族子弟,其实已经对于考试比较习惯了。毕竟斐潜从守山学宫那个时候就在铺垫,很多学宫内的学子也是一路从学宫考试到了官场上的考试的,所以考试对于他们来说,似乎已经没有什么太大的障碍。
可是对于山东士族子弟,考试却有不一样的意味。
因为这些家伙,之前都不需要考试,唯一的考试,就是考这些人的家族背景,财力物力人力,至于个人的能力,只要提前做好一些准备,拿出一两篇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写的文章诗歌什么的,然后卖力的表演一番,也就成了。
考试,对于这些人来说,简直就是晴天霹雳!
这些在青龙寺里面抱怨着,感慨着,牢骚着当下关中三辅的新变化,新举措的人,却并不知道就在他脚下的土地上, 已经和原本的历史大相径庭了,而他们依旧在做着美梦不愿意醒来。
历史上关中三辅会再次成为缓冲地带, 承担着沉重的军事和劳役, 而豫州冀州继续像是吸血鬼一样趴在汉王朝上吸血, 然后寄生到晋朝之中。
如今关中三辅去成为了走在前面的领航者……
打破旧有的框架,需要很大的勇气。
而沿着之前的车辙行走, 似乎会省力很多,这就是历史上的唐朝在明知道士族世家的各种弊病之后,依旧还是形成了庞大的关陇世家群体, 然后企图用关陇世家去压制山东士族,直至武则天这个狠娘们上台。
青龙寺之中的这一些山东士族子弟就是如此。他们在面对新的变化的时候,十分不适应,就像是清晨还在温暖的被窝当中一下子被掀掉了身上的被子。
这种滋味, 让这些家伙十分的难受。
察举制,一个是察,一个是举, 先要被察, 才能被举。
为了能够被地方大员中央高官所察,这些地方大姓, 豪强士族, 都会针对家族之中一些表现还算是优异,亦或是相对来说容貌上乘的,展开一系列的宣传,直至一群傻子围着那些被包装的年轻士子边上, 每一次出现的时候都疯狂的簇拥在街道边,高喊着小哥哥, 亦或是生猴子之类的奇怪话语,然后投掷各种瓜果香囊……
如果能不被砸死, 那么也就差不多到火候了。
至于才能,当然也有一点, 但或许也仅限于所展现的那一点。
以至于骠骑将军当下几乎是废弃了察举制, 采用考试来选拔人才的时候,这些原本光鲜亮丽的士子, 忽然之间就不适应了起来。尤其是发现大将军曹操竟然也有这样的趋向,这简直让人恐惧!这些细皮嫩肉, 油光水滑的士族子弟,每天花在打理自己毛皮上都要花费相当的时间, 又怎么可能在知识的海洋里面奋力遨游?
一旦面临考试, 很多人就露馅了。
尤其是这些山东士族, 亲自到了关中一看,发现在关中三辅这一块土地上,和山东士族那边的风俗已经是截然不同,似乎就要将考试默认了下来,然后延续下去,成为了惯例!
这万一真的要是成为了惯例,甚至成为了全大汉的惯例,那么岂不是……
这就更加的让山东士族子弟惶恐不安,以至于生出了一些别样的情绪。
在关中三辅,士高高在上的局面被打破,做官不仅仅是士的权柄,也不被士所垄断,学习也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利,只要有心学习,连农夫的孩子都可以学习先贤之言,上古经文。
再加上关中三辅的富庶,可谓是当下大汉之中最为繁华的城邑,农业商业手工业蓬勃发展,使得这些士族子弟发现他们跟不上了……
跟不上了,怎么办?
有的人觉得跟不上,就应该加快脚步,奋力追赶,而有的人是觉得旁人跑太快了,所以要抓住那个跑得快的,给他下绊子,那么自己就可以成为第一名。
于是,这种觉得考试不公平,不如察举制的舆论, 便是在青龙寺内得到了山东士族子弟的大力吹捧, 当然也得到了一部分关中士族之中的考场失败者暗搓搓的支持。
这些在考场失败的士子,痛斥那些古板的,受限的考试方式,表示一场考试能代表了什么?然后咬牙切齿的表示,若是考试盛行,今后便是只剩下一些只会考试的书呆子,与国无益,对社稷有害!
因此虽然被祢衡正面击溃过一次,但是过了几天在双方有意无意的联手之下,再加上周全又拿着卢毓的名头加以鼓吹,就盯着祢衡不在的时候东边游走一下,西面串联几句,还真就掀起了一阵的议论来……
考试就等同于书呆子,考试就等同于没素质,大汉是追求高素质的人才,要有素质的教育,而死板的考试能做到么?
似是而非的理论开始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