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小说 > 其他小说 > 诡三国 > 第2669章忠孝两全
    青龙寺。

    乌央乌央的人。

    东一堆,西一群。

    忠和孝,似乎每个人都能说上两句,但是真的要说清楚,却未必是那么容易。就像是很多人以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就是要生孩子,多生就等同多孝一样,是存在着长期误解的。

    所以在青龙寺当中,还是有不少的人存在一定的认知偏差。

    大谬!大谬也!

    一名须发有些发白的老儒生怒气冲冲。

    大汉之忠孝,已有四百年!岂有过乎?既无过,何须正也?!郑康成虽长于经文,然未必通得忠孝!其论可以乎?!以未得忠孝之长而论之,岂不怪也欤!

    在老儒生周边,还是有一些和他同气同声的人,但多数都是年岁较长的。

    老儒生不反对忠孝,之前也和郑玄司马徽没有什么私仇,但是郑玄司马徽重新定义忠孝,让老儒生很不适应。

    没错,并非是老儒生不知道对错,也不是因为郑玄司马徽的新忠孝有什么不对,而仅仅是不适应。

    和老儒生对应的,是一些年轻的学子,尤其是寒门的学子,他们更容易接受新的观念,对于整个大汉,对于未来充满了憧憬。

    这些年轻一些的学子,更容易也更愿意去接受新的忠孝的概念,他们也聚集在一起研讨着,时不时发出笑声,和那些怒气冲冲的老儒生截然不同。

    一些人汇集而来,有人停下了脚步,也有人离开。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三观。

    若是按照东瀛三国类游戏的话,或许也可以叫做相性。

    相性相近者合,三观相似的也是比较合得来。

    所以在新的忠孝理论宣扬出来之后,也就形成了两个比较大的群落。

    同意的,不同意的。

    斐潜只是下令有闻司注意,别发生因为口角而产生冲突的事件即可,至于在正常范围内的争吵,并不需要特别的制止。

    有分歧,这是很自然的现象,和那种怀了恶意去诋毁的不一样。

    在这个事情上,其实不管同意不同意,都改变不了什么。

    就像是很多国策,都不是随意在制定推动的。

    斐潜想要推动忠孝,也是有自己的考量。

    只不过斐潜也没想到郑玄和司马徽就能做到了这一步。

    斐潜原本还以为需要一点时间,一些过程。

    忠孝啊,汉代以孝治国,这似乎是所有人的公认的事情,但是为什么会以孝治国,在治国的过程当中又有什么变化?这就未必所有人都清楚了。

    汉代建国初期就开始推动孝了,以孝治国,一方面是为了休养生息,另外一方面则是在告诉所有的家伙,别打架了,下雨了回家收衣服了……

    嗯,大概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了。

    大家都回家生孩子去罢!

    秦国统一,六国的旧贵族之间的战争死的死,亡的亡,从某个意义上来说,后来秦朝倒下了,也就意味着华夏从周朝起,最后一个国家的旧贵族也消亡了。

    汉,就是全新的一代人。

    在面对战后荒凉的局面,刘邦,嗯,应该是萧何,因为萧何才是管具体实务的,开始不再强调国仇,而是大讲家庭孝顺。

    这是阳谋。

    旧贵族残余即便是明白,也没有办法做一些什么,因为在汉初的这个时候,华夏从战国起就一直征战不断,已经是极度厌战了,所以当萧何提出以家庭为重,以父母为重,生孩子光荣,多生多奖励的政策之后,自然就顺应了时代的需求,成为了以孝治国的典范。

    萧何之后的丞相也继承了推动孝的策略,并没有做出任何的改动,因此还多了个成语典故。

    斐潜也喜欢阳谋。

    干干净净的摆在台面上。

    因为百姓虽然没有发声的喉舌,但是他们本能的会反馈,会选择。

    一个政策顺应时代需求,那就推动得很顺畅,不需要特意费力的去推,就像是从山坡上往下滚动石球,只要一点点用力,它就自行往下了,而且在这个时候,关键的不是推了,而是要拉,要控制速度,还要控制着方向……

    汉武帝初期也是如此。

    到了汉武帝之时,在孝的基础上,再强调了忠,对于匈奴的痛恨,是全大汉范围的愤怒和仇恨,这是时代大势,所以汉武帝初期推动政策很顺利,但是很可惜的是汉武帝并不懂,或是说没有完全懂,以至于在征讨匈奴只是为了仇恨,为了消除威胁,并没有研讨和探寻去获得什么效益,最终导致民众无法承受沉重的战争负担。

    再加上汉武帝本身的原因,他怀疑臣子,甚至怀疑自家孩子,所以他推行的忠基本上是单方面的,当某个臣子对于汉武帝有用的时候,便是宠信得不得了,但是一旦汉武帝对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