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小说 > 穿越小说 > 春秋大领主 > 第744章:顺路灭一国???
    一场洪水让宋国没了将近两万将士,不止对受难者来说是天灾,对于整个宋国来说也是一次天降奇祸。

    如果迷信一些,宋国君臣就该立刻反省自己是干了什么事情,遭到老天爷的这一种惩罚。

    而在春秋时期,人们还真的有点迷信,导致已经有宋国的贵族在反思跟晋国作对是不是忤逆了天意。

    大范围的降雨中,宋国遭到的天灾最为严重,撤军要回国的卫军,以及想要前去助战的楚军和齐军,他们倒是没有遇上洪水冲刷,驰援卫国的行动则是被迫停止了下来。

    现在看的是卫国跟晋国的边境雨势先停,还是楚军、齐军和卫军所在的区域先停下雨势。

    一旦是卫国跟晋国的边境的雨先停下来,早就陈列在边境的晋军肯定会先展开攻势,一切压力就要卫国自己去扛了。

    换作是楚军、齐军和卫军这边的雨势先停,他们就能够及时赶到卫国,将会极大增强卫国抵抗晋国入侵的实力。

    失去了大河北岸城邑的卫国遭到沉重打击,他们试图夺回北岸的城邑不止是感情上的需要,没有了北岸城邑和人口的卫国变成了一个三流国家,能拿回那些则是有望奔向二流强国。

    打从事实上来讲,晋国是从卫国那边夺取了城邑、人口和资源,卫国君臣想夺回去一点毛病都没有,欠缺的只是实力。

    这个事实教导了当今天下的诸侯,给他们再次阐述了一个残酷的事实,周礼正在崩坏,世界进入到拳头大才是有理的时代。

    下了大半个月雨的“虎牢”终于迎来了晴朗的天气。

    当然,雨是不再下了,军队却无法立刻开拔行军。

    经过半个多月的雨水滋润,大地的水份太过于充足,泥土会变得非常松软,反复踩踏势必让地面变得泥泞不堪。

    所以,一般大军会等待五天到半个月左右,时间间隔的不同取决于是在什么区域。

    有些地方哪怕是雨势停止,地表的水份没有那么快蒸发或是深涉入深层,类似于湿地的环境会维持非常久。

    诸夏这边的地理气候已经算是非常不错,湿地和沼泽地带也就那么几片区域,更多的地方雨过天晴就会恢复如常。

    在等待泥土水份没有过量的那一段时间里,姬辊多次找到吕武,一开始会讲一些莫名其妙的话,后来变成换着方式给自己讨好处了。

    周王室之所以衰弱下去跟异姓无关,除了几任周天子太会作死之外,内部的公卿以及外封的诸侯才是削弱周王室的主力。

    拿郑国来说,曾经某代郑君是周天子宠信的诸侯,偏偏就是那个受到周天子宠信的郑君拿着周王室的好处壮大郑国,干的事情不是维护周王室,选择不断给周王室拆台。

    为了一再博红颜一笑弄烽火戏诸侯的那一任周天子?现代有些史学家推翻了那种说法,重新定义那位周天子是要重振周王室,遭到了诸侯的抵制,并且还用笔给抹黑了。

    吕武不知道以前的周王室怎么样,一再跟姬辊交流下来只有一种认知,认为周王室的确是没有救了。

    为什么?因为带着使命的姬辊只是稍微尝试,遭到反驳就会立刻闭嘴,然后想着法子给自己搂好处,才不管周王室的未来会怎么样。

    事实上,曾经能够从某种程度影响晋国的单公姬朝也是那样,不过姬朝是单国的国君,对自己的封国看得远比周王室更重,没有什么能够指责的地方。

    是的,诸夏这边有个单国,势力范围应该不会超过三十里方圆。这样的管辖面积,说白了也就晋国一个偏弱的中等贵族控制范围,单国人口以及财力可能还不如晋国的中等贵族。

    以前的晋军南下会刻意去经过单国,多多少少会派人去单国采买一些物资。等晋悼公姬周薨逝,晋国这边也就断了从单国采买物资的动作了。这件事情将“人走茶凉”表现得淋漓尽致。

    雨停了,该等的时间也等了,不出意外“斗首”那边的交战应该重新爆发。

    有了大半个月的时间,算一算列国要增兵的话,离“斗首”近的诸侯国援军应该已经在半路上了?

    在这个交通不便利又没有无线电联络手段的时代,干什么事情都快不起来。

    列国要增兵,需要先派人回去通告或请示,国内再下达征召命令集结士兵,仅是这个过程就会显得很漫长。

    拿晋国的阴氏来说,征召的命令在“阴”下达,三天之内大约能聚起七千左右的士兵,十天之内聚拢三万左右的士兵,一个月则能挖掘完潜力。

    这个还是“阴”城的聚居点比较紧凑的关系,换作是在“霍”地突然下达证照命令,能在一个月内聚集两万在有效指挥链的军队,算是要烧高香了。

    而阴氏自有制度,远比其他家族要高效得多。

    一般情况下,什么时候要用到军队,哪一家不是提前就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