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在与宋胤的争夺之下将帝位继承,宋恒无论是在智慧还是在手段上,都绝对是过人的,而心中有着属于自己的意愿,宋恒也清楚的知道继位之后的自己所要做的事情将会面临怎样的考验。
不过即便如此,宋恒依旧没有任何犹豫,继位之后果断的抛开西陲,并且对于东陵(夏都)之中野心勃勃的夏春秋也不再坐以待毙,所以现在强汉之中的局势有些微妙。
但这样也不能全部怪到宋恒头上,只能说宋恒加快了现在这样局面的出现罢了。
而知道自己要排除异己,重新翻新强汉之中的体制制度,宋恒私底下也没少努力,不断于学士之中求学,也修养己身,以让自己在各个方面都成为一个合格的君王,所以现在听到丞相提出那样的建议,宋恒也大概能想到丞相的用意。
无论是西陲还是夏都,陈锡康与夏春秋既然都已经造反,那凭借二人手中所拥有的雄浑兵力,即便自己苦手守燕京与江南,也几乎不可能将两地守住,因为西陲与夏都之中的兵力,不是通过燕京与江南之地的战斗便可以消磨殆尽的。
自己想要将陈锡康与夏春秋彻底镇压,已经不可能一蹴而就,而因为两人的父辈之中都拥有重兵,自从二人造反起事开始,就已经注定了自己要与二人打一场持久的消耗战。
一直静静的不说话,直到看见身前的汉帝脸上终于有无奈带着释然的神情出现后,丞相才再次开口:“汉帝应该也明白,以西陲和夏都所拥有的兵力,想要将陈锡康与夏春秋堵在燕京与江南之外根本就不可能,所以与其和二人在两地之中死磕,还不输顺其自然,即便最后两地都失守,也无所谓。”
“燕京与江南失守的话,夏春秋与陈锡康也就成了气候,那时候太武参战之下,必然也会将二人视为对手的,而我便可以借助太武之手为牵扯,面对二人时也要更加游刃有余,丞相说的是这个意思吧?”听到丞相开国,宋恒也将丞相心中想到但没有亲自说出来的话语都尽数说出。
见汉帝领会了自己的用意,丞相只是点点头,但没有再说话。
不必执着于燕京和江南这样的决定,汉帝若是没有一定的定力与豪气的话,是断然做不到的。
毕竟以后的事情谁也说不清楚,燕京和江南失守之后,夏春秋与陈锡康会不会在以后的争夺之中越发强大也说不定。
“既然如此,那我便如丞相所说,不再增援燕京与江南,不过两地丢失必然引起我军士气大跌,此番又该如何应对?”虽然是同意了丞相的建议,不过宋恒却又给丞相提出了另外一个问题。
自己继位不久,却已经战事多发,不过发生的战斗之中,长安一方几乎就没有胜利过,若是一直这样下去的话,那军中必然士气大跌,那时候军中与满朝文武也会对自己产生质疑的。
“自开战以来,我军确实接连战败,军中士气难免低落,而汴京之中除去了夏春秋外,甚至还有李景之子李牧,之前阴山之中打出赫赫威名的黄淮与冉凯也再现军事天赋,不挫挫其锐气的话,确实对我方不利。”
“以我之见,汉帝应当亲自率兵前往燕京之中一战,而且战则必胜!届时一战而胜,立威之后,汉帝便可随便找个理由离开燕京,那时候燕京的得与失都不会影响到人们对汉帝的敬畏与信仰。”
对于汉帝的问题,丞相给出了这样的决策,不过丞相只是说了宋恒带兵出征的一战必须胜利,至于如何取得胜利,丞相并没有说。
强汉之中的兵力绝对雄浑无比,勇猛之师也不少,宋恒若铁了心要一战而胜的话,有的是办法,不过考虑到得用战斗的胜利来为自己立威,所以宋恒还得赢得华丽,赢得无可厚非才行,否则大动干戈而赢取胜利的话,只会适得其反,起到反作用。
“丞相所说,也确实毫无欠妥之处,不过这士气大振的,可不止汴京之中的几人,此时正在江南之中,对怀吉虎视眈眈的陈锡康,都已经战出了天策上将这样的威名,若是放任不管的话,只怕会一发不可收拾。”
“江南之中的陈锡康,我会亲自去见识见识的。能在几场战斗之中便打出天策上将这样的神威,我也很好奇这陈锡康到底是凭的什么。”
听到丞相这话,宋恒心中也是一惊,其没有想到丞相竟然会这样重视陈锡康,都已经到了要亲自去到战场之中见识了。
听到丞相让自己去汴京之中对付夏春秋时,宋恒还觉得丞相是不是还在念及开国公的情义而故意避开陈锡康,不过现在见丞相这样的人都坐不住之后,宋恒也有些期待起来。
丞相作为相国之手,向来都是坐镇大明宫中未雨绸缪,运筹帷幄,败敌于千里之外的,而以前能让丞相亲自出现在战场上的人,无一不是千万人之中才出现一个的千秋之人,现在时隔数十年,丞相再次出现战场中,宋恒也很好奇丞相与陈锡康究竟会摩擦出怎样的火花!
“之前我还在苦恼,到底派谁去江南之中才能确保让陈锡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