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上文,上回书说到李渊莅临贤王府,苦口婆心拆姻缘,楚墨风造访薛府,当众羞辱薛万彻,启程日朝中传来旨意,话离别心中百转千回,抗旨意一个滚字难消心头之恨。这才引出楚墨风阖府抵达甘州,朝廷连发十一道旨意,怎奈墨风拒不接旨,至此朝中再无贤王。
马车缓缓地向着金光门驶去,经过昨日薛府门前一事,早有好事的百姓将此事传了出去,而今日又看到贤王府阖府出动,似乎是要离开长安,一时间长安城各处竟然涌来无数百姓,众人齐齐地跪在楚墨风的车队前,不住地哀求对方不要离开。
前来负责传旨的两名骑兵,见此情景对视一眼,随即调转马头向着皇宫跑去,此时太极殿内正逢早朝结束,然而李世民却没有勒令朝臣离去,端坐在龙椅上的李世民,双眼不住地望着太极殿的大门,似乎是在等待着什么,殿内众臣眼见李世民这莫名的举动,纷纷交头接耳讨论起来,正在此时,只听殿外有人喊到:“启禀陛下,前去传旨的人回来了。”
一声呼喊犹如杨枝甘露一般惊醒了李世民,“快宣,朕要知道贤王是如何回复的。”想起昨日李渊返回皇宫之后,本以为此事凭借自己老爹的面子能够办好,谁知还未等自己开口询问,李世民先被李渊摁倒在地,接连赏了几个大嘴巴,随后就见李渊忿忿地说到:“逆子,瞧瞧你办的好事,终于将楚小子逼走了,这下你满意了吧?”
捂着脸忍住疼痛,李世民一脸无辜地望着李渊说到:“父皇在上,儿臣何时想要逼走墨风了?”
“事到如今你还想狡辩?朕问你,如若此刻朕让竭罗离开你,嫁给别人,你会怎么想?”望着李世民唯唯诺诺的表情,李渊心中怒火渐生,自己这个儿子,该管的不管,不该管的瞎操心,如若换成是楚小子,或许此事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俗话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论起贡献来说,楚小子与薛万彻简直就是云泥之别,想到这李渊长叹了一口气说到:“你妹妹丹阳已经决定返回封地了,至于楚小子,如若你不能劝说其留在长安,那你就赶紧想一想日后的大战、朝廷政策的推行、官员的清查,这些事应该由谁来做?谁又能做到最好吧?”话音一落,李渊一甩衣袖,径直向着大安宫走去,只留下一脸无奈的李世民坐在地上,怔怔地望着门外一言不发。
待传旨之人进入太极殿之后,李世民匆忙起身问到:“怎么样?贤王殿下接旨了吗?”
其中一人对着李世民施了一礼说到:“启禀陛下,公主殿下已然接旨,此刻应该是踏上返回丹阳的路途了,至于贤王殿下,圣旨是接了,只不过殿下就回了一个字。”
“允、成、好还是行?”听闻楚墨风有回复,李世民以为事情还有转机,当即焦急地询问着。
谁知另一名骑兵突然开口说到:“启禀殿下,末将说完还请殿下不要责怪我们,毕竟我们只是传话的。”
“快说,快说,满朝文武在此,朕不会责罚你们的。”眼见对方突然吊起了胃口,李世民不免有些不悦,心想这回复的一个字有这么难说吗?莫不是这是那小子故意让人吊吊朕的胃口?想到这李世民满心欢喜地望着殿下二人,等待倾听楚墨风的回复。
“启禀陛下,殿下在我们宣读完圣旨之后,只回了一个‘滚’字。”望着龙椅前一脸焦急的李世民,以及周围望眼欲穿的众臣,这名骑兵牙一咬心一横,朗声说出了楚墨风的回复,随即二人跪伏在地上,等待迎接李世民的怒火。
话音一落,二人并没有迎来所谓的雷霆怒火,反倒是一旁的魏征突然开口说到:“启禀陛下,此乃大不敬之罪,臣以为应该派出骁骑卫,将其擒拿并斩首示众以儆效尤,否则人人都效仿,这朝廷哪里还有威严所在?”
话音一落只见礼部尚书李孝恭先是不屑地一笑,随即冷嘲热讽地说到:“魏公这个提议好啊,陛下,臣也支持,不如就派魏公率骁骑卫前去,将那小子抓回来,至于其府上的家眷,一并杀了算了,只不过届时不知道魏公的府邸,是会被人泼金汁还是泼滚油,这个臣就不知道了。”
随后兵部尚书李靖缓缓地走出来,对着李世民施了一礼说到:“陛下,老臣以为此事不妥,贤王殿下自龙兴之日起就陪着太上皇征战沙场,想当初为了陛下,殿下可是能够在朝堂上与太上皇大呼小叫的,所以这也显示出殿下乃是真性情之人,老臣虽然不知道您二位之间发生了什么,但是如若大唐无贤王,实乃是国之悲哀啊。”
随即李靖转过身望着魏征说到:“我实在不明白,为何只要是涉及殿下的事,你总是三番五次落井下石,莫不是你原来的主子在临死前对你做过什么交待?还是说这朝堂之上还有些心怀不轨之人与你勾连,妄图破坏我大唐的安定?”
李靖的一番话说的魏征顿时一阵语塞,霎时间魏征脸色一变,心中那点小心思被李靖点了出来,一时间魏征脑中急速运转,妄图寻找些话语回击,想当初李建成临死前,的确是见过魏征一面,望着已然兵败的旧主,魏征有些伤感,谁知李建成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