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寒舟这一次的身份,是一个古代世界的千金小姐,名字叫王真。
她的祖父是当朝阁老,地位很高。她的叔父是有名的学者,颇有才气。而她,样貌出色,又自小聪慧,从八岁那年起,就被叔父带在身边,四处游历。
叔父的志向是著一本《山河志》,因此不曾娶妻,也未有子嗣。他想提拔自家子侄,便从家中挑中了唯一的侄女。
这样的时代里,女子不宜抛头露面,但是如果被有名望的长者带在身边游历,却是极好的名声。叔父把她带在身边,遍走四海。多年来,他们高山爬过,湖海泊过,领略过天底下最罕见的美景,也经历过天底下最危绝的险境。
待王真长到一十六岁回京,已经有了一个极好的名声。母亲带她出门做客,她才思敏捷,出口成章,很快求亲的人踏破门槛。
但她谁也不喜欢。她心中悄然住进一个人,是年轻俊美,气质高冷,不可亲近的摄政王。
摄政王性子孤冷,眼中没有女子,根本不可能注意她,而她也不能随意走到他面前表明心意。她一腔心意无处表达,只得闷在心中。
一次,王真随母亲去上香。同大师交谈时,表达了一些自己的见解。大师称赞她聪慧,是难得的灵秀之人。但是很快,另一个少女的见解,引得大师连连惊叹!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少女随口而出的诗句,被大师引为天人,而这诗句很快流传到山下,为少女搏来极好的名声。
没过多久,少女更多的诗词流传出来,譬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一时间,少女名声大噪,甚至超过了王真。
王真表面上不在意,还对人说:“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她才情胜过我,更值得我学习。”然而独处的时候,却闷闷不乐。
有一次,上元节赏花灯。她被兄长们带出门,因着兄长们兴致高,要猜灯谜,她便跟着一起。很快他们得到消息,有人猜灯谜比他们快,正确率还高。打听之下,正是最近颇有名气的少女。王真得知后,脸上的笑容一下子变得勉强。
她猜灯谜比不过少女,尤其是算术之类的题,错了一道,还有一道解不出来,而少女全都答对了。自此,再有人提及京中才女,便不少人说出少女的名字,或者将两人相提并论。
王真乃阁老孙女,千金小姐,怎么好表现出介意虚名?但是旁人往往到她面前说,弄得她烦不胜烦。这也罢了,她很快在一次意外中发现,她所喜欢的摄政王,居然跟少女说话!
面对少女时,摄政王身上高冷的、不可亲近的气息都淡了许多。她为此嫉恨在心,彻底恨上了少女。再出现在一个宴会上时,就挤兑少女。
偏偏她才情不如对方,屡屡得到难堪。而不少人都对她失望了,认为少女真性情,她却是假高洁。雪上加霜的是,她有一次看到摄政王送少女回家,少女的身上披着摄政王的衣裳。
她被嫉妒啃噬着内心,再也坐不住,开始下手毁坏少女的名声。结果,没害成别人,反害了自己。弄得自己名声极差,沦为笑柄。
她这时还不知悔改,见草包太子对她有意,就借太子的手对付少女。最终当然没成功,摄政王的权势无匹,草包太子哪是他的对手?她最终下场极为可怜,而家中也被她连累,大失颜面,祖父甚至告老还乡。
于寒舟觉得,作者为了找个才女给女主踩,真是煞费苦心。
她甚至觉得不合理。王真被叔父带着四处游历,过的可不是舒适的生活。叔父并没有带侍从,就连赶车都是自己上。而他忙于编著,许多琐事都是王真来解决。比如捡柴禾烧饭,比如打水洗衣服,比如严寒季节要煮茶,是少女忍着刺骨冰冷捧了雪来。
她见识过名山大川,见识过人间疾苦,她的眼界应当是开阔的,心胸应当是宽广的,至少也该是懂事、识大体的。偏偏她见了一个摄政王,人家也没同她说过话,她便倾心于他,为此嫉恨别人,还使出下作手段害别人。
简直像是被下了降头一样,十分不合理。
“小姐,大公子二公子他们都准备好了,问小姐收拾好了没有?”丫鬟进屋来禀报。
于寒舟将面纱覆上,站起身来:“收拾好了,我们走吧。”
今日便是上元节,兄长们带她出去赏花灯。
叔父带她在身边教导了八年,如今她长大了,该说亲事了,就放她回来了。而她离京多年,对许多事情都不太熟悉,所以母亲会带她出去参加宴会,兄长们寻着时机会带她出门玩耍,让她适应一下千金小姐的生活。
于寒舟跟着兄长们乘坐马车,到了街上。在人群开始变多之前,一行人下了车,步行而去。
“那座灯山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