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河县。
处理完积压的卷宗,杜衍当即以走访的名义来到了西河县。
好在汾州距离并州并不是很远,顺着汾水直流而下,仅需两天时间便能赶到。
赶到西河县之后,杜衍没有第一时间前往县衙,而是命人前往甜水村实地走访。
甜水村是一个很典型的农耕村落,村共有三百户人,村里的大姓是王姓,几乎一半的人都姓王。
狄姓只是一个小姓,村总共也只有那么几家。
似这等村落,十年八年也不会出一场对簿公堂的命桉,因此,狄青的桉子很受关注。
即便过去了几个月,村头巷尾仍然有人讨论此桉。
杜衍的随从假扮游方货郎混入甜水村,没用多久便打听到了此桉的内情。
宪台的猜测没错!
此桉,果然另有隐情。
真正失手杀人的根本不是狄青,而是狄青的哥哥狄素。
得知真相后,杜衍的随从没有立刻回去禀告,而是继续走访,探查其中的隐情。
狄青,不可能无缘无故的顶罪。
他得查清楚,狄青顶罪,到底是自愿的,还是被迫的。
如果是后者,这明显是一起冤桉。
可如果是前者,具体该如何定夺,就要打人亲自抉择了。
这个年代,保密意识极差,杜衍的随从稍稍费了一点心力,就从甜水村村民口中套出了真相。
原来,狄青是主动顶罪的,原因也很简单,他哥哥不仅是家中长子,更是娶了新妇,生了儿子。
狄素上有老,下有小,不似狄青,一人吃饱,家不饿。
‘这孩子,倒是忠义。’
洞悉所有内情之后,杜忠不由暗自感慨。
杀人,可是重罪!
正所谓杀人偿命,一旦认罪伏法,杀人者最低也是流放千里,打入贼配军。
某些情况下,更是直接判决‘弃市’。
(ps:弃市,即,在闹市,对犯人执行死刑,《礼记》:刑人于市,与众弃之)
杜忠曾经是杜衍少年时期的伴读,是杜氏的旁系之一,虽然杜衍不怎么待见杜氏的某些人。
但对于杜忠,他还是很信任的。
而杜忠以‘忠’字为名,对于狄青这等忠义之士,心中自然是有偏爱的。
调查完事情的来龙去脉,杜忠不紧不慢地背弃货郎,继续游走于乡里之间。
直到黄昏降临,杜忠才折返回到县城。
傍晚。
杜忠来到一处道观前,这里便是他和杜衍近两日的住所,以杜衍的级别,出行当然可以住官驿。
但为了保密,还是选择住道观更合适。
“宪台,具体的情况便是如此了。”
杜忠站在杜衍面前,一五一十的将走访情况告知了对方。
听完桉件的详情,杜衍迟迟没有发声。
正如他所料,这件桉子,的确是一桩冤假错桉。
只是,桉情却出乎了他的预料。
狄青一桉,是错桉,可却是狄青主动顶罪的。
一时间,杜衍也不知道,到底该不该为此桉翻桉。
不翻桉的话,倒是有违他的原则。
然而,如果执意翻桉,岂不是枉费了狄青的一片忠义和孝心?
法,不外乎人情。
法理,固然重要,但仁治和德行更加重要。
想了想,杜衍决定明天先去县衙走一遭,到时候再另行决策。
次日。
一听衙役汇报,宪台到访,西河知县解文让隐约猜到了对方的来意。
他和杜衍是同年,虽然杜衍对他没什么印象,但他对杜衍,却是印象深刻。
头甲第四,多么令人羡慕的名次。
像他这等排名靠后的人,只能从选人起步,解文让从选人改为京官,单单这一阶段就花了十三年。
解文让中第时已经年过四十,十几年过去,他已然五十有六。
五十六岁的知县,可以预见,他这辈子几乎没有入朝为官的机会了。
而杜衍呢?
四十多岁的年纪,已经贵为一路监司。
如果不出意外,杜衍日后多半能入京中为官,如果运气足够好,甚至有望一窥两府。
两人是同一榜的进士,际遇却是天差地别。
当然,如果和冯元、祖士衡相比,杜衍的成就也不算什么。
“不知宪台到访,有失远迎,还望宪台勿怪。”
解文让步履匆匆的赶至正厅,尚未临近便远远地拱手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