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恕罪,微臣并非执意与太后作对。
微臣也知道,太后给微臣赐婚,是对微臣的一片赏识眷爱之心。
若是臣未娶亲,一定对此欣喜若狂,从此之后如嫡亲祖母一般侍奉太后。
然而臣毕竟早已和王氏结了夫妻,八抬大轿, 山盟海誓才将她迎娶进门。”
“太后乃是当世圣人,体天格物,宽厚仁慈,朝野之所共称。
而且,太后也是女子,应该知道女子一旦嫁人之后,便将所有的一切都寄托在夫君身上。
若是此时叫我休了王氏,于心何忍?
那王氏又是一个没有见识的女子, 若是如此被休回家, 只怕其承受不住这般打击,若是因此发生不测,太后于心何忍,又叫臣从今往后于心何安?
如此一来,即便迎娶了昭阳殿下,往后我二人只怕也难得幸福、善终。
又岂不违背了太后想要让昭阳殿下幸福的初衷?”
贾琏将重点转到了休妻这件事上来,太后果然也没有揪住先前的话不放。
甚至见贾琏说的那样真切,她和元春以及昭阳两个一样,都有些沉默了。
她没有想到,贾琏比她想象中的还要有男子气概,还要令人……心生敬慕。
“况且,古法有训,七出、叁不去。
所谓叁不去者。
一为有所娶而无所归。
太后或许不知道, 王氏父母已经亡故,唯一的亲哥哥又远在江南之地。
此时将她休弃,她便连归宿之所也没有了。
此岂不正属于有所娶而无所归?
二,与更叁年丧。
王氏虽然未曾替臣父母守孝叁年, 但是早春家父亡故, 王氏却替臣操持父丧一月有余,脚不沾地,近乎未曾睡过一个好觉。其尽孝之诚,臣自问弗如。
此岂不也足以占其一?
叁,先贫贱而后富贵。
王氏嫁与臣之先,臣尚且纨绔,诸事不通,百事不顺。
直至娶了王氏之后,方渐有起色。
直至如今,微臣官居四品,爵位加身,富贵远胜先前十倍有余。
此岂非先贫贱而后富贵者矣!
按先贤之训,此叁不去者,女子凡有其一,即便所犯七出之条,夫家亦不可休弃。
更遑论,王氏并未犯有七出之条, 而却叁不去者占。
如此情形,教臣如何忍心、如何无愧的将之休弃?
若臣真的这样做了,不但臣无颜面见亲友,被天下士林口诛笔伐,只怕传出去,亦有伤太后圣德。
是故,微臣方不敢遵从太后之命,还请太后圣心体察。”
贾琏的话说完,偌大的未央宫正殿,落针可闻。
即便是那些宫女太监,也多有怔目者。
贾将军这是对将军夫人多么的宠爱,多么用心,才能当着太后的面,说出这样一番话来!
连奴婢们听了,都深受感触,觉得一个女子此生若能寻得一个如此维护自己的夫君,死亦足矣。
毕竟什么七出叁不去,不过都是靠人一张嘴说而已。若非真心维护,那个她们也见过一面的女人,哪有可能被贾将军说的那样好,那样令人哀怜?
珠帘内,陪同贾琏跪在地上的元春,一时都抛却家族利益之念,回头望了贾琏一眼。
她忽然回想起之前在凤藻宫见到的那个女子,那个原本她不怎么在意的兄弟媳妇,此时,却觉得她那笑如阳光灿烂,哭若阴雨绵绵的脸,怎么看都是一团福相。
否则,她怎么这样好的运气,能够遇到一个这般待他的,力能顶天的男人?
昭阳公主也懂了,即便她能凭借身份,凭借太后的地位,将贾琏强抢过来,她也没有办法取代王氏在贾琏心里的地位,更无法弥补今日这件事本身带来的裂痕。
所以,她也退后两步,跪在太后的身侧,虽然未说话,但是眼神和行动所表达的意思,很清晰。
于是,太后就成了独坐在凤椅上的,寡家孤人。
不用人提醒,她已经意识到了,这种情况下,她若是再逼迫贾琏,怎么看都像是她蛮横而不明是非道理!
此时摆在她面前的,两个选择。
一个是顺着贾琏话语中给她搭好的台阶,做个体天格物,宽厚仁慈的圣人。
其实,她也并非一定要把昭阳嫁给贾琏不可,更不是一定要做个拆人姻缘的恶人。
只是因为今日见到贾琏的第一面,从第一句话开始,贾琏就不太顺从她,令她有些恼怒。
要说此时放弃,她倒也不觉得难以接受。
只是她始终觉得,若是这样轻易就接受贾琏的说法,有一种掉入贾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