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王府。
麻雀虽小五脏俱,王府的规模远不如秦王朱樉的官邸,却多了些人情味。
朱元璋住的十分舒服,几个儿媳妇对他无微不至的照料,让他倍感欣慰。
燕王妃徐妙云也赶来此处,朱元璋也夸赞了几句。
“老四媳妇,你在北平帮助高炽便是,何必来照顾咱这把老骨头?”
朱元璋笑道:“有老十七的几个媳妇照顾咱,已经足够了。”
徐妙云笑着行了个万福,“皇上北上大宁,此乃妾身荣幸,岂能不来相见?”
“若不是高炽要留守北平,定要前来拜见皇上。”
提起朱高炽,朱元璋想起了一件趣事。
“就在老十七离开中原的那一年,咱让高炽入京,一同帮忙批阅奏折。”
“允炆这孩子,事无巨细,总会将奏折上的错字标记而出。”
“反观高炽,他看过的奏折,鲜有标记。”
朱元璋抿了一口茶水,笑道:“咱就问他,明明有些大臣奏折上错字连篇,你为何不说出来?”
“高炽跟咱说,大部分写错字的臣子,都是武将出身,难得识字!奏折的意义在于上位者能看懂,而并非咬文嚼字!”
“就冲这份胸襟,咱就觉得高炽将来是燕王世子最合适的人选!”
听闻此言,徐妙云心中大喜,就连皇上都如此开口,朱高炽继承世子之位,已经是板上钉钉!
“妾身多谢皇上!”
“呵呵!这是高炽自己争取而来,咱不过实话实说罢了。”
朱元璋依旧不忘提醒道:“兄弟和睦,方能让封地太平!你家老二老三都是不安分的主!让老四好好调教才是。”
偏房之内。
朱允炆召见了李景隆。
“皇孙殿下,不知您找微臣前来,所为何事?”
朱允炆背对着李景隆,给后者莫大的压力。
“听吕鹰说过,你有意投靠于我?”
“皇孙明鉴!微臣对太子爷和皇孙忠心耿耿,绝无二心!”
李景隆心中大喜,对方这般说辞,想必是要重用于他!
听闻此言,朱允炆甚是满意,他就不信身边没有能打的人!
李景隆乃李文忠长子,之前打败仗,都是经验不足。
现在经历过几次战争的磨砺,应该拥有长足的进步才是。
“此番进攻鞑靼,本皇孙会提议,让你作为先锋出战!”
“你,可有绝对的信心?为本皇孙立下首功?”
李景隆闻言,直接跪地叩首:“皇孙殿下放心!这几年,微臣研习兵法,已非昔日吴下阿蒙!”
“只要能够成为先锋,微臣定会为皇孙殿下立下赫赫战功!”
朱允炆甚是满意,“很好!你有如此信心,我也深感欣慰!”
凭什么战功都属于九大塞王?
朝廷自然有能征善战的将领!
朱允炆并非没有思考过蓝玉、沐英等人。
可他又清楚,蓝玉由于侄儿常氏的原因,自然看不起他这个吕氏的儿子。
至于沐英,看在父亲的面子上,对他客客气气,却同样当他是个长不大的娃娃。
可用之人,也唯有李景隆!
加上齐泰、黄子澄、吕鹰等人,都没少为李景隆说好话。
更是将李景隆之前战败的责任推卸一空,给了朱允炆一种错觉,李景隆很强,不过是因为种种原因才失败。
——
“小皇叔,大哥整日跟书呆子混在一起,我便气不打一处来。”
朱允熥一边吃菜,一边不满道:“尤其是那个齐泰和黄子澄!两个狗东西,跟在大哥身边,可谓是水涨船高。”
听闻这二人名号,朱权一点都不意外。
历史总有其轨迹可循,黄子澄和齐泰口才卓然,忽悠他和朱棣这样老奸巨猾之人,定然是无效。
可涉世未深的朱允炆,却容易被他们蛊惑。
只是历史上,朱允炆直到靖难之役,远遁海外,才看清了这两人是什么货色,代价不可谓不高。
对于这位侄儿,朱权心中还是有感情。
“对了,你之前说过,成立了什么拯救允炆小组?”
“小皇叔料事如神!不过我的成员是一名太监和一名宫女!”
朱允熥打了一记响指,“出来吧!让小皇叔看看你们!”
青鸾和蛊雕携手而来,看得朱权有些发懵,好在三人都没有暴露。
让他们二人打探消息,结果却跟允熥皇孙搅在了一起。
“拜见殿下!”
“免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