摧毁这艘巨型星际战舰的正是刘翰洋和周芸,两人操纵着仅剩的那艘运载核弹的武装护卫飞船,在由2000个重装战斗飞行机甲所组成的盾牌的前赴后继的牺牲和掩护下,以极快的速度冲向了目标。
攻击前,这艘武装护卫飞船和另一艘也由两人操纵的、装载着2000个重装战斗飞行机甲的武装护卫飞船藏匿在黑洞的后方。
黑洞那超强的引力场形成了一个足以屏蔽一切电磁信号的巨大屏蔽器。
包括刘翰洋和周芸所在的、以及充当备用控制飞船在内的这两艘武装护卫飞船,泰伯星人都没有探测到它们的具体方位,自然就无法武力锁定,茫茫星空就更妄谈攻击了。
当这艘被核弹摧毁的泰伯星人的中型星际战舰向追击另一艘中型星际战舰的那艘武装护卫飞船发动攻击时,刘翰洋和周芸操纵着真正装载着核弹的武装护卫飞船和装载着2000个重装战斗飞行机甲的武装护卫飞船从黑洞的后方冲向了敌舰。
志在必得的泰伯星人中了掉包计。
之前主动现身的那艘武装护卫飞船并没有装载核弹,两者互换了角色,前者上面被泰伯星人所探测到的那50枚巨型核弹其实只是50个核弹信号发射器,它将模拟的核弹信号源源不断地发射到了宇宙空间里,泰伯星人截获的就是这个假信号。
而真正装载核弹的那艘武装护卫飞船则在泰伯星人发动攻击的同时,在另一艘装载有2000个重装战斗飞行机甲的武装护卫飞船的掩护和机甲们前赴后继的牺牲下冲向了目标。
而此前刚刚向目标发射了三层宽约500米、长约3000米激光武器阵列的泰伯星人的那艘中型星际战舰根本就没有反应的时间。
其一,两者距离太近了,只有不到公里,两艘武装护卫飞船在从黑洞背面冲出时已经处于高速飞行状态,且还在持续加速中,甚至一度开启了瞬时加速,留给泰伯星人的反应时间少之又少。
这相当于打了泰伯星人的一个出其不意,留给其舰载防御系统的时间更是少得可怜,等所有的舰防武器和防御系统启动后,由那2000个重装战斗飞行机甲递进补位掩护的、装载着50枚巨型核弹的护卫飞船已经近在眼前了。
其二,此前这艘中型星际战舰所发射的三层宽约500米、长约3000米的激光武器阵列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电磁紊流区,在一定程度上对舰载探测装置形成了一定的干扰,等于掩护了那艘武装护卫飞船的急速靠近。
时间虽然只有短短的数秒,但在对方高速突防时却是致命的。
两个因素的叠加使这艘具备庞大战力的中型星际战舰被彻底摧毁了,就像一抹流星陨落在了漆黑的星空中。
敌舰被毁,但危机并没有解除。
追击那684个星舰模块和单元的另一艘泰伯星人的中型星际战舰正在力追赶着,在追赶的同时,后者竟然向前者发射了6000多枚超远程电磁脉冲炮以及数以万束的激光武器,试图一举摧毁之。
加装了动力系统的那684个星舰模块和单元根本就没有任何反击武器,速度也不占优势,泰伯星人志在必得。
1分钟30秒后,6000多枚超远程电磁脉冲炮和数以万束的激光武器击中了目标,可猛烈的火光过后,泰伯星人并没有看到无数个燃烧和爆裂的碎片,他们只看到了目标后方出现了三层相隔60公里、面积超过5000平方公里的两层发散着蓝色辉光的膜层。
这三层膜层分别由位于后方的三个星舰模块在相距300公里的距离上布设,它们实际上是三个护盾,阻挡了泰伯星人攻击火力的同时吸收了其动能,然后将其化解于无形。
护盾技术来源于对暗黑体文明星舰防护装置的逆向研发所取得的成功,也是栗剑锋所主导的“仰星计划”中非常重要的科研成果之一。
虽然人类的护盾技术其性能尚不及暗黑体文明的30%,但对付泰伯星人已经足够。
此次攻击中,尽管泰伯星人所发射的6000多枚超远程电磁脉冲炮和数以万束的激光武器摧毁了前面的两道护盾,重创了第三道护盾,但并没有突破3道护盾的防御体系。
684个星舰模块和单元安然无恙。
在栗剑锋和卢智青的部署中,那684个星舰模块和单元看似羸弱,其实暗藏玄机,护盾就是其最大的防御手段。
在684个星舰模块和单元的方阵中,其前后左右4个方向均有16个星舰模块布设了护盾,每两个星舰模块为一组护盾,能为方阵提供方位的安保护。
护盾机动、触发等一系列操作均由刘翰洋和周芸负责完成,两人所在的那艘控制飞船以及备用的武装护卫飞船均安装有护盾的操作平台。
诧异之下,泰伯星人并没有死心,很快,又一波攻击如约而至。
这次,泰伯星人放弃了远程攻击,出动了3000架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