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小说 > 都市小说 > 华娱1997 > 459 七上春晚和姜子牙
    2006年1月25日,电影《霍元甲》上映

    李莲杰作为国内顶尖巨星,票房号召力还是很扛打的,哪怕临近春节,数据也相当不错。

    而且据媒体报道,《霍元甲》海外票房很不错,北美不到一周就冲到了500万美元的票房。

    这个数据,跟那些好莱坞大片肯定没法比,但也比某些信誓旦旦要冲击美国市场的电影好。

    比如《无极》……

    同样在北美上映,结果票房只有66.9万美元,连片商的宣传费用都不够。

    内地票房因为《绣春刀2》的影响,也没有达到原时空的1.8亿,下画时仅仅只有1.3亿左右。

    片方大概拿37.7%的制作分成,换算下来,也就4万出头。

    而因为内地、美国票房惨败,原定的版权售卖进展也不怎么理想。

    因为是大制作大片,就指着海外回本赚钱,版权开价的价格很高,动辄几千万美元,海外片商肯定会更慎重,有些甚至会综合考虑票房市场和口碑后,再决定签合同。

    这种情况对制作方有利有弊,如果票房爆了肯定要加价,但是票房不理想,就会被压价,甚至合作作废。

    《无极》剧组之前因为陈大导的原因,对电影比较有信心,心态也稳得住,结果现在开始坐蜡了。

    还愿意合作的海外片商,拼了命的压价,有些干脆就不准备再买了。

    对比电影3亿人民币的成本投资,《无极》赔肯定是赔定了,现在能做的也是尽力挽回损失。

    而《无极》最大的投资人就是中影,韩三爷个人都快抑郁了。

    这可是中影重点项目,几个亿砸过去了,现在弄成这个局面,他这个具体负责人难辞其咎。

    好在他和繁星的几个合作项目,《新世界》《绣春刀2》《神话》等中影都有一定利润,给他加了不少分。

    再加上,中影旗下还有院线和发行业务,也赚了一些,好歹不至于赔个底掉,勉强把这锅给躲了过去,

    经此一次,韩三爷对陈大导的印象大为改观,同时也越发看重繁星。

    他算是看出来了,除了繁星和少部分人,其他都是乌合之众,与虫豸在一起,是搞不好中国电影的………

    与《无极》前后脚下画的《绣春刀2》,最终内地票房是1.84亿,位居2005年内地票房榜亚军,冠军是《新世界》。

    可惜《无极》底子还是厚,最后愣是超过了《神话》,否则今内地票房往前三都是由繁星制作或出品的电影了。

    这1.84亿的票房,制片方大概能分到7000万左右,繁星还有繁星院线和发行,差不多还能分个3000~5000万。

    一般情况下,院线方能拿电影总票房的50%~58%的分成。

    繁星院线作为繁星电影上映的主力院线,内部排片高,票房也多,基本能从这55%~58%的院线分成,拿到三分之一到一半以上的份额。

    同时,发行方也要分钱,一般是总票房的5%~10%,繁星至少能拿一半,有时候甚至包。

    也就是,一部电影的票房,如果由繁星权制作、发行、上映,繁星自己就能占剧60~75%的收益。

    这就是拥有产业链的好处,从头吃到尾………

    所以曹轩有时候愿意将一些电影投资份额让出去,因为即便制作方面拿的少,他也能从发行和院线赚回来,不管怎么分,平台终端始终吃大头。

    目前为止,国内能这么玩的只有三家,中影、上影和繁星。

    华谊、博纳等公司,都在按照这个模式追,但苦于实力、资金以及市场份额原因,只能跟在三家后面吃灰。

    曹轩偶尔拉他一们一把,很少故意打压,很大原因就是需要这么一帮公司追着,既能给繁星内部带来一定的竞争压力,免得躺在功劳部混吃等死,另外也不至于形成在繁星民营垄断的趋势。

    现在经济需要高速挺进,许多事可以不在乎,甚至恨不得你做大做强。

    但再过些年经济涨势微颓,很多事情就比较敏感了,搞不好就会变成被杀鸡儆猴的鸡。

    虽然曹轩上面有关系,自信不会当靶子,但是还是低调为好,再怎么着也找几个分担压力的挡箭牌。

    否则,搞不好日后娱乐圈出点什么破事,都得往曹轩身上招呼。

    冤枉?

    资本家有什么冤枉的,躺平挨骂就是了。

    所以曹老板需要有一帮甩可以甩锅的存在,最好从内娱完了变成要不是繁星,内娱早完了的广泛印象。

    凡事是比出来的,如果只有繁星,什么事都得用放大镜看,80分也得变成50分。

    可要是旁边还有那么几个60分的其他公司一衬托,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