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基在走去兵部仓库的路上,心中一直在盘算着。

    就在刚才,张信对自己恭恭敬敬,也一定程度上说明,自己已经渗透进武将,勋贵集团了。

    接下来,只需要慢慢渗透,或可将汉王在朝中的支持势力,一点点化为自己的。

    这一招,也算是釜底抽薪。

    让汉王在朝中,再无暗中帮他的势力。

    如此一来,没有人暗中报信,更没有人在朝堂上为汉王说话,汉王的处境,必将在艰难一份。

    可仅仅如此,还不够!

    还要继续削弱汉王。

    朱瞻基不想汉王这个隐患一直存在,可若是开战的话,两方必定两败俱伤,最重要的是各州的百姓,一定生灵涂炭。

    这也是目前,整个朝廷还没有选择面和汉王开战的原因。

    若是面开战,战火波及下,无数无辜的百姓都将惨死。

    杨士奇,夏原吉,蹇义等人都想着缓缓图之,只要汉王没有继续攻城拔寨,那朝廷就先一点点瓦解他的力量,到最后再一举击溃。

    如此一来,伤亡便少。

    当年,朱棣发动靖难之役,一路从北平杀到应天府,历时两年多的时间,死了数百万无辜的百姓。

    这股庞大的数字,会化作朝廷的罪孽。

    而眼下,朝堂诸公,显然也不想让百姓受难,不想背这个黑锅。

    朱棣打了两年,如今汉王势力并不弱,就算面开战,也得打个好几年,才能平定下来。

    可若是想要削弱汉王,那就得从多方面下手。

    朱瞻基想到了之前提过的开海之策。

    之前,与商税改革一同提出的,还有开海之策。

    可是开海之策一直没有得到实施,老爷子也未见松口,可这一次,或许有必要开海了。

    开海,利国利民的同时,也能够让大明迅速开发商业,加速步入资本主义,领先世界两百年。

    不开海禁的后果,朱瞻基见得太多了。

    大清不开海禁,闭关锁国,导致国家崩溃,没有进步。

    直到最后,八国联合……

    所谓的八国联合,实际上不到五万军队,可大清派出四十万义勇团,却仍旧被打进了京城。

    因为大清太落后了!

    四十万义勇团还在拿着大刀,对面已经拿着枪支横扫了。

    几乎是碾压性的战争。

    闭关锁国,什么新知识都没有学到,导致处处挨打。

    明初时,大明是世界第一强国,可等到明中期,就不断在衰弱,而且燧发枪的制作,也是其他国家抢先一步。

    若是开海,吸纳他国商业,便能使得大明的经济更加繁华。

    这般想着,朱瞻基的心中越发地迫切了起来。

    自己,是要改变大明未来的。

    不开海禁,造成了大明封闭,商业的扼杀,不吸取新知识,落后于人。

    所以,必须要开海禁!

    而且,只有开了海禁,才能通商贸易,提高手工业发展的同时,倭寇也定然会侵扰大明各地的海关。

    不过,相比倭寇的威胁,开海利益更大。

    而且,若是将倭寇都赶到山东码头一带,汉王会不会焦头烂额呢?

    想到这里,朱瞻基嘴角忍不住勾起笑容。

    汉王占领了山东,就必须要守好海关,若倭寇强攻,汉王就得抵抗。

    如此一来,就削弱了汉王的实力。

    而且还能让倭寇拖住汉王,使汉王疲于奔命。

    好主意!

    朱瞻基脸上带着笑意。

    走在大街上,朱瞻基忽然停下了脚步。

    “今日,就不去兵部仓库了。”

    “关于开海禁的想法,我得去找翰林院的大儒们聊一聊。”

    朱瞻基喃喃着,改变行走路线,朝着翰林院所在的方向走去。

    如今,翰林院已经没有了大学士。

    新的大学士暂时还没有选出,太子爷也有所犹豫,因为每一任大学士总是死得壮烈,所以太子爷也不急着挑选了。

    再者,也缺乏德高望重之辈。

    如今,翰林院中威望比较强的,也就是张善忠,方城远,范秋三位大儒了。

    当朱瞻基来到翰林院,翰林院的庶吉士们见到了朱瞻基,连忙给朱瞻基行礼。

    “拜见太孙殿下。”

    “拜见太孙殿下。”

    朱瞻基摆了摆手,表示不用客气后,便走进了翰林院。

    翰林院的编撰,学士们听闻太孙殿下来了,也纷纷出来拜见。

    朱瞻基看向了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