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乐府中,有《相和歌?平调曲》之说,其中又有短歌行和长歌行之分。
曹操这首《短歌行》,刘闯倒是有些印象。
说起来,曹操一生曾作过两首短歌行,除了这首之外,便是后世流传颇广的‘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那首。
刘闯立刻明白了曹操的心意。
他借由这首短歌行,来表达他的心意,同时也希望刘闯能够理解他,能够放弃和他继续为敌。
刘闯,沉默了!
曹操眼中带着一丝希翼之色,心中有些忐忑。
半晌后,刘闯抬起头,看着曹操,目光显得格外坚定。
曹操的心里,不由得一凉……
“丈人所为者,汉室也;我所为者,亦汉室也。
这看似并无冲突,然则最终……丈人便无谋逆之心,但最后却未必能够遂了心愿;我一心为汉室,但结果如何,我也难以确定。有的时候,身不由己。丈人身处高位,当明白我意。
高处不胜寒,哪怕我到头来,也难以作出决断。”
按道理说,刘闯应该赋诗相和。
但最终,他没有再去剽窃诗词……一来,曹操这短歌行做得颇为大气,在刘闯的内心之中,唯有曹操另一首《短歌行》方能与之抗衡。只不过,那首短歌行却有不祥。历史上曹操唱着那首短歌行,被周瑜一把火烧得狼狈而走。虽有些巧合,但在刘闯看来终究不合心意。
况且,那首短歌行在此时作。未免不太应景。
除了曹操这两首短歌行之外。后世还有其他的短歌行作品。
别的不说。曹丕、曹叡都做过短歌行,可是在气势上,远远比不得曹操的短歌行大气磅礴。
李白的短歌行倒是不错,不过太浪漫了些。
至少在刘闯看来,没有那种霸气,很难和曹操的短歌行抗衡。
既然没有合适的作品,那就不要去强行剽窃,反而会落了下乘……曹操的心意。是想要借这首短歌行来表达他平定天下的理想。但现实和理想终归是有差距,刘闯已无法再去回头。
如果,如果当年没有刘备从中作祟,说不得刘闯会为曹操效力。
可是现在……
一切都晚了!
就如同曹操不会退让,刘闯也不可能改变主意。
他把话说的非常清楚:曹操现在说所为者是大汉江山,可是等到一定位置的时候,便身不由己。现在是领着大家往前走,等想要休息,不想继续往前走的时候,身后的那些人。会推着往前走。到那时候,是走。还是不走?而我的情况,和没有区别。
大家都已经走到这个地步,都没有后退的余地。
其实,心里清楚;我心里也明白,又何必自欺欺人?
曹操的心里一抽,看着刘闯半晌说不出话来……他也说不清楚这时候是怎样的一种感觉,有欣慰,也有些后悔。
没有见识到刘闯的文采,可是这些直白的话语,给他的触动更大。
良久,曹操叹了口气,轻声道:“孟彦,我现在更加后悔,当初没有在许都杀。”
高处不胜寒,这五个字说得实在是太好了,正切中了曹操的心思。
刘闯却呵呵笑了,“丈人当年没有杀我也是好事,否则这人生岂不是太过平淡,少了些刺激?”
“是啊,有了这家伙,这日子过得倒是更加精彩!”
说到这里,曹操突然拨转马头。
“孟彦,不打算把我留下来吗?”
刘闯轻声道:“若我这时候把留下来,岂不是伤了玉娃的心?”
曹操想过刘闯各种答案,却唯独没有想到,刘闯会这么回答他……他微微一笑,旋即又如释重负般长出一口气,轻声道:“代我好好照顾玉娃,若是欺负了她,我定不会放过。”
“丈人放心,我自会代她好。”
曹操又看了刘闯一眼,猛然一催胯下马,扬长而去。
而跟随曹操而来的两个青年,则犹豫了一下。
其中一个青年冲着刘闯大声说道:“刘闯,休要得意……记住我的名字,我叫曹真,定取性命。”
说完,他便和另一个青年便匆匆离去。
曹休苦笑着朝刘闯一拱手,“皇叔切莫生气,子丹的性子向来如此。”
那青年是曹真?
刘闯不由得一愣。
这曹真可是在历史上留名的人物,表字子丹,是曹操的义子。
《魏略》记载,曹真本姓秦,其父秦绍为就曹操而死,故而后来被曹操收养,改姓为曹。曹操怜他自幼丧父,于是向儿子一样对待他,还让他与曹丕住在一起,代之甚至胜过曹丕。
此人勇敢,曾射杀猛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