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最初的慌乱、惊疑,胡氏很快镇定下来。
“是陶家!一定是他们家!”她咬牙切齿的说道。
“陶家?定国公府?”郑有粮一如既往的老实,儿女们出了事,他只会担心、心疼。
其他的,比如理智的分析,他根本就做不到。
“为什么啊?他们为什么这么对我们?”
郑有粮满脸困惑与不解,在他看来,他们郑家与陶家根本就不是一个圈子里的人。
人家陶家是先帝重臣,手握兵权,陶国公爷更是威名赫赫的大将军。
反观他们郑家呢,咳咳,也就是因为胡氏是皇帝乳母,这才——
一直以来,郑有粮都非常清醒,对于自家的认知也非常明白。
他们家算不得真正的勋贵,被权贵们排斥,也在情理之中。
胡氏却仿佛没有听到丈夫的疑问,而是兀自按照自己的思路继续推测、分析:
“大郎是在千牛卫被打的。千牛卫都是些什么人?那是掌执御刀宿卫侍从,是陛下的亲卫!”
胡氏如同喃喃自语吧,缓缓的整理着思绪。
千牛卫是皇帝亲卫,“皆以高荫子弟年少姿容美丽者补之”。
意思就是说,千牛卫要么是权贵子弟,要么是年少俊美的人。
大渊朝开国不过二三十年,千牛卫大多还都是武勋家的儿郎。
大将军兼定国公陶勇呢,则是武勋之首,他的儿子、侄子或是族中子弟,也有在千牛卫当差的。
千牛卫的将军、郎将等等将领,大多都是陶勇的同袍,甚至是旧部!
所以,陶家想要教训某个在千牛卫当差的人,根本不用陶勇本人发话,只是表明一个不喜欢的态度,就有大把的人“帮忙”。
“还有二郎,他一向文弱,很少与人起争执,除非是有人故意寻衅!”
胡氏继续分析着,她眼中怀疑,那个与自家二儿子发生冲突的人,也是跟陶家有关系的人,在故意找茬。
果然,就在胡氏强自镇定的推测、分析时,又有奴婢跑来回禀——
“夫人,伯爷,问清楚了,跟二郎一起被京兆府带走的人是镇北侯府的六郎!”
“镇北侯?”
胡氏眸光一闪,用力抿了抿嘴唇!
如果她没有记错的话,镇北侯虽然不是陶家的旧部,但镇北侯的女儿是陶家的儿媳妇。
两家是姻亲。
而那个什么六郎,不过是个庶子。
如今为了帮亲家出口恶气,舍出一个不太受宠的庶子,镇北侯果然好算计。
胡氏将一切都梳理清楚,她胸中早已燃起了熊熊怒火——定国公府,欺人太甚!
但……那又如何?
人家就是欺负你了,就是把你的女儿、儿子都教训了一遍,你又能怎样?
你是能跑去京兆府鸣冤,还是能冲到定国公府讨要说法,亦或是跑去跟皇帝告状?!
胡氏用力闭了闭眼睛,这些想法在她脑海中一一闪过,都被她自己否定了。
过去,她许是过得太顺,亦或是说,何太后根本没有下死手整治郑家,否则——
胡氏暗暗苦笑,“还真是有些得意忘形!别人叫了我几声夫人,我就真以为我是什么尊贵人儿了!”
她还以看那些贵妇们“憋屈”的模样为乐,觉得她们明明讨厌自己、却又不得不巴结自己!
事实上呢,人家根本不是“巴结”自己,只是不屑于跟她计较。
这不,陶家还没有亲自上阵呢,只是略略表达了一下对郑家的不满,她胡氏的三个孩子就都出事了!
至于小皇帝,呵呵,没了何太后的倾力保驾护航,他自己都寸步难行,哪里还能顾得上他的乳母?
此时胡氏跑去找永承帝求援,顶多就是让他平添烦恼与愤怒,丝毫都得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一个弄不好,皇帝嘴上不说,心里还要嫌弃郑家没用,除了给他惹祸,半点忙都帮不上。
胡氏知道小皇帝与自己感情好,也十分看重念儿。
但感情这种事儿,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就算小皇帝不至于因为一两件事就对郑家生出失望、厌恶的心思,但时间久了,次数多了呢?
小皇帝自己还需要陶家等一众武勋的支持,他自己都要“委曲求”的娶个自己不喜欢的女人,结果跟他最亲近的郑家。
非但半点儿忙都帮不上,还要给他惹麻烦、拖后腿!
别说小皇帝这般自私、任性的人了,就是换个普通性情的人,早晚也会心生厌恶。
胡氏能够从好几个乳母中脱颖而出,她能有今天,靠的就是她的心机与谋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