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工墨和侠墨先后消失后,言墨的人立马就不乐意了,因为根据当初的赌约,他们理应一统墨门,把工墨和侠墨全都吸收和兼并到自己的队伍中来,工墨和侠墨的先后消失行为在言墨看来,纯粹就是逃避赌约的举动。”
“言墨觉得不能就这么算了,虽然工墨和侠墨在消失之前已经变得虚弱不堪,但他们毕竟都是墨门的传人,不应该任由他们放任自流,而是应该把他们重新纳入到墨门的统辖范围中来,再然后,一统墨门的言墨就会集合所有力量,让墨门彻底的发扬光大了。”
“为了寻找工墨和侠墨的踪迹,言墨在国内广派密探追查,结果找了很久却是一无所获,他们认为工墨和侠墨有可能已经出国藏匿,言墨不死心,他们依靠着自身的强大实力,先后策划并且实施了徐福东渡、张骞出使西域、玄奘西天取经、郑和下西洋等诸多历史事件。”
“经过一番努力之后,言墨首先找到的是侠墨的踪迹,当时言墨已经渗透进了蒙古部落,并且在蒙古西征的途中发现了侠墨的影子。”
“根据潜藏在蒙古西征大军中的言墨的诸多密探搜集到的信息表明,侠墨当年集体迁徙到了中东地区,隐藏在了斯波境内,他们的头领已经改了名号,自号为‘山中老人’,并且还在当地修建了很多秘密堡垒,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鹰巢’。”
“言墨的人察觉到侠墨踪迹的同时,侠墨也敏锐的察觉到了言墨的存在,双方之间展开了秘密接触。”
“但俗话说得好,‘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再者侠墨对于言墨以前的所作所为始终难以忘怀,他们认定当年秦始皇之所以派遣大军绞杀他们,这完全就是言墨暗中策划和推动的结果,于是乎双方在交涉无果后,接下来就不可避免的爆发了大规模的冲突。”
“侠墨的成员虽然个个身手过人,但言墨依仗的却是蒙古西征大军的力量,面对着成建制的大规模骑兵,侠墨最终的下场可想而知,除了少数成员得以逃脱,绝大多数侠墨的成员全都战死沙场,至此,侠墨再一次彻底消失在了世人的视野当中。”
“至于追踪工墨的进展,这就要曲折一些了,在言墨策划并且实施的前几次历史大事件当中,他们并未找到工墨的任何行迹,但皇天不负有心人,言墨的人在最后一次郑和下西洋的历史事件当中,终于发现了有关工墨的一些端倪。”
“进过缜密的调查和分析,潜藏在郑和下西洋队伍中的言墨的密探们总算是察觉到了工墨的踪迹,根据他们进一步的调查和追索,他们认定工墨在上千年前已经集体移居到了北欧罗巴地区,工墨为了防止被侠墨和言墨继续打击,早已经改头换面,把组织的名字改为了‘匠人组织’,并且利用自己研发出来的技术,在欧罗巴彻底站稳了脚跟。”
“当言墨派出来的使者准备跟工墨进行接触的时候,他们敏锐地发现工墨正在跟另一个名叫匿名者的组织爆发激烈的冲突,使者团队的人立即藏匿起来,在暗中进行观察。”
“经过长期的观察和分析,言墨派出的使者团的成员们一致认定匿名者组织极有可能就是当年被蒙古西征大军摧毁的侠墨的后裔,从本质上来讲,匿名者组织其实就是侠墨。”
“这个发现让言墨的人大感欣喜,他们觉得自己这一次总算是可以彻底的兼并工墨和侠墨,为历代言墨的首领传承下来的执念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了。”
“可惜的是他们太低估工墨的实力了,跟国内向来轻视科学技术不同的是,西方世界对于科学技术可谓是极度推崇,正因为如此,工墨在欧罗巴的实力要远远强过他们当年在国内的实力。”
“当言墨后续派来的增援部队抵达欧罗巴,并且完成集结后,他们立马就遭受到了工墨下属的武装卫队的猛烈攻击,面对着工墨研发出的新式遂火枪的集体射击,言墨派遣的武装力量可谓是死伤惨重,最后只有不到二十分之一的人侥幸逃脱。”
“工墨在欧罗巴经营了上千年之久,他们的耳目自然是非常众多的,因此他们早就察觉到了言墨在欧罗巴的活动迹象,并且事先进行了十分周密的准备,所以他们才能打赢这场突袭战。”
“言墨虽然好对付,但侠墨就非常的难缠了。”
“侠墨本就是以刺杀见长的组织,内部成员早就把藏匿自己的行踪埋藏进了自己的基因深处,因此,工墨虽然很轻易的就重创了言墨的人,但对于侠墨却显得有些束手无策,这不是实力上的差距,而是两个组织各自的特点造成的结果。”
“侠墨的人也早就察觉到了言墨的到来,与此同时他们也察觉到了工墨的异动,经过一番商议,侠墨的首领们最终制定了‘鹤蚌相争,渔翁得利’的计划,他们趁着工墨调集精锐武装卫队去对付言墨的时机,集合自己的精锐力量偷袭了工墨的大本营。”
“那根本就是一场大屠杀,即便工墨研发出了当时性能最优越的遂火枪,但他们毕竟不是战士,而是钻研科学技术的研究人员,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