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碗滚热的糊糊一样的粥下肚,朱高煦感觉胃里又恢复了温热和知觉,就好像长久没有亲近过女人的汉子,再次将某个温|软的身体拥入了怀中。
朱高煦和韦达吃饱后,锅里还剩了不少粥。等其他人睡醒了,再添把柴热一下就能吃。
先前王斌等人过来时,乘坐的马车留在了酒楼。朱高煦和韦达便赶这辆马车出门。
不巧的是天上打起了雨点,看云层很厚,恐怕大雨将至。
昆明城街头的路人行色匆匆,人们都忙着躲雨。穿着长袍的、短衣的行人,以及奇装异服的蛮夷人,忙碌起来的场面,倒仿佛给这座古朴的城池注入了某种活力。
毕竟,若没有这一场雨、人们还能那么忙碌的话,这地方肯定是繁荣的。
果不出其然、这场雨很快就下大了,渐成蔓延之势。街道两边古色古香而略显陈旧的悬山顶房屋上,雨水浇灭的热气以及大雨溅起的水花,连成了一片,天地间渐渐起了一阵白茫茫的迷雾。
一如朱高煦此刻的心情。他已经离开云南一年,今天刚到昆明城,一下子竟有了几分陌生感;他从京师也是仓促离开,对朝廷里的事、大抵也只能看得模糊不清。
韦达戴着一顶大帽,坐在前面充当马夫,他们赶着马车、沿着城里的街道往西北边走。先是经过了比较繁华的闹市区域,等过了菜海子南面,路上的人就越来越少了,显得有点荒芜。
沈徐氏的府邸就在这个地方,住的位置在昆明城里算是偏僻的。下雨天沈家府邸外面的光景,街上连一个行人也没看见。
马车在大门旁边停靠下来。韦达转头接过一个粘好的信封,便从马车上走下去了,他身手按住大帽,急匆匆地向大门门楼走去。
幸好这是一辆毡车,尽管外面的雨下得很大,但朱高煦坐在里面,至少不会被淋湿。
等了好一阵子,韦达回来了。韦达打着伞的身影径直穿过雨幕,走到前面赶车的位置,转头道:“沈夫人没去梨园,正好在府上。咱们径直把车赶进府中。”
朱高煦点头道:“好。”
一辆寻常的毡车,在门子允许下、赶进了府中。朱高煦至始至终没有下车,便不会有闲杂人等看到、究竟是谁来了这里。
在一道门房前,马车停了下来。朱高煦掀开后门,韦达撑起伞帮朱高煦遮着头顶,屋檐上的流淌的积水打在了伞上,声音骤然变大。
朱高煦径直走进门房,刚走到里面的青瓦屋檐下,便看见了穿着一袭深色襦裙的沈徐氏、正站在前面的檐台上。
等朱高煦沿着檐台走廊靠近了,沈徐氏将双手抱在腹前,屈膝道:“汉王殿下,别来无恙?”
“出了一些事。”朱高煦道。
沈徐氏道:“殿下里边请。”
沈家府邸里,大片是一层建筑的青瓦瓦房,没有琉璃瓦和五颜六色涂料的点缀,这处富豪的住宅看起来没不是那么奢华。
古朴的房屋,以及深色的衣裙,更衬托出了沈徐氏脸上、脖颈上的肌肤很白,白得有光泽。她的上身还穿了一件颜色不甚搭配的褙子,大约是下雨后觉得有了凉意,在家里顺手披上的。
她身上衣着的丝绸料子毫无瑕疵,弱骨丰肌的皮肤光滑细致。一眼看到沈徐氏,便能知道,在这个时代只有富贵者才能是这种模样。
这是一间客厅,朱高煦在一把红木太师椅上坐下来。沈徐氏亲自沏茶捧上前,趁做着琐事的空隙,她反复仔细打量着朱高煦,走近茶几她便问道:“不知殿下何时回的云南?”
朱高煦答道:“今天上午。我回来的事,暂且不想让沐晟知道了,所以尽量避开了人。或许这么做只是徒劳罢,咱们进云南后、谁知道有没有被沐晟认识的人发现了?”
“原来如此。”沈徐氏道。
朱高煦开始打量着她,总觉得沈徐氏有点奇怪。她也发现了朱高煦肆无忌惮的目光,忙伸手轻轻摸了一下脸颊,露出一丝不好意思的微笑:“殿下,怎么了?”
片刻后,朱高煦总算捕捉到了她哪里不对,便是在微笑时、她脸上也隐隐笼罩着一丝愁绪和消沉。
难怪刚才见面时,沈徐氏的脸上虽然带着惊讶和关心,神情举止却和以前不太一样。以前见面,无论沈徐氏是在极力讨好、还是巧妙控制彼此的距离,都充满着一种热情。人们有所图的时候,当然才会有热情。
而今天重逢,沈徐氏的神色,就好像觉得甚么都没意思了、或是无力掌控了一样。
朱高煦想了一会儿,便问道:“京师发生的事,沈夫人已经知道了?”
沈徐氏点头道:“大事必定是知道的,云南三司的官吏都穿了三天孝服呢。汉王的长兄登基诏书,也从邸报发来了。还有汉王在京师当众指责东宫的事,也传得很快。哪怕隔着几千里,有心的人总能听到消息。”
朱高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