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真笑眯眯的看着父母和兄长限入了思考中,继续剥着手中的土豆吃,脑海里念起了一个名字沈墨。萧家现在的富裕是墨儿带来的,父母兄长此刻脸上的幸福也是他所赐,这个突然出现又突然与她文定的男孩,带着一份她到现在都在怀疑的坦白。
省城的沈家,京城的沈家,她都没有去证实过。对于她有想去证实这个想法,萧真也只是藏在心中。
她一个穷人,玉般好看的公子实在是没必要来耍她玩。
就算是耍着玩,也没必要父母和县令大人都陪着下聘,甚至还给了那么多的金银珠宝,连房子都给他出银子盖好的。
“阿真,说咱们家需要开创?什么意思?”萧母问。
萧父和萧华目光也落在萧真身上。
“咱们得做点什么小买卖之类的,或是其它赚银子的法子。”萧真乐呵乐呵的说,这个想法她一直就有,只是以前的银子太少了。其实没有墨儿的帮助,她自己努力个几年也能做到:“爹,娘,兄长,咱们都想想吧。”
女儿这么一提出来,萧母这心里还真有了一些想法,虽说儿子的婚事也很重要,但家里的条件要是好上去了,什么样的姑娘没有呀。
拒绝了所有媒婆的说媒后,萧家人经过了半个月的观察,发现自个村子和周围村子里每天在镇上做小买卖的不下数十家,所说的小买卖,像姑娘家会做绣活的就绣些帕子,家里养了鸡鸭的就把生的蛋还有田里种的蔬菜,还有会编艺的编些好看的装饰以及实用品都拿去镇上买,不仅这些,但凡家里有多余的东西都会拿到镇上去。
萧母让萧华打听了一下县里的价格,发现与镇上的价格相差很大顿时萌生了赚取这差价的想法,反正有现成的牛车每天都到县城,这一想法得到了全家人的支持。
萧家的小买卖正式起步。
萧华因为每天都是赶着牛车上下工,加上又常把牛车租给别人,性子又好,因此认识的人挺多,知道了萧母这里有他们需要的东西又比县城的便宜了好些,一下子就打开了门路。
一个月的时间,萧母就赚到了二两银子,这甜头偿的萧母每天睡觉都是乐呵呵的。
夏去秋来。
树叶泛黄时,秋天已经过去了一半。
几个月过去,邻村的人都知道萧家在收货,只要是好货都收,也省去了他们跑到镇上卖东西的麻烦,只要全收去哪怕便宜一点他们也乐意给萧家,一来二去,萧家就打出了名气来。
一个转眼,是冬至。
俗话说冬至大过年,可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在这天,家家户户都会包饺子吃,萧家也不例外。
条件好了,饺子就不像往年那般菜多肉少,今个就是全肉外加了点葱,这才开始包呢,味儿就香的不行。
萧母边包着饺子边朝外面正拿柴的女儿喊:“阿真,墨儿有没有来信说什么时候来看呀?”
“没说。”萧真拿着柴放到灶坑内,每隔一个月,她就会收到墨儿寄给她的信,满满的三张纸,写着他生活的点滴,还有他满腹的牢骚,更多的是他对她的思念。
萧真始终将墨儿视为一个性属阴晴不定的孩子,因此看的哭笑不得,到最后的习以为常,回信的时候,她也是说着这里的一切,以及对他这个弟弟的思念。
对于弟弟这个称呼,墨儿很是抵触,有一次的信里几乎满满一页都表达着她对称他为弟弟的不满,因此萧真也就没再叫了,毕竟以后他是她的夫君,弟弟叫习惯了确实也不太好。
“他也没说回省城看他父母吗?”萧母奇怪的问。
“墨儿在京城学业繁忙,我看他信中所说,早上卯时就要起床念书,很晚才能休息,应该没时间回来吧。”萧真看到过县城的孩子们上学,并没有墨儿这样的繁重,也不知道墨儿上的倒底是什么样的学堂。
“墨儿这样刻苦读书,以后肯定是做大事的人。”萧华又剁了些猪肉放到碗里继续包着饺子。
“们说,他会不会把阿真给忘了呀?”萧母最为担忧的是这个。
“胡说什么呢。”擀着面的萧父道:“墨儿是个好孩子,不是那种品性不好的人。”
萧母想了想,对着正在烧水的萧真说:“要不去趟京城看看他?”
全家人目光落在萧母身上。
“娘,以前听墨儿说他们从京城来这里骑马最快也要二十来天,阿真一路搭牛车去京城,说不定得二个月,这一来一去的,能放心啊?”萧华做为兄长可不放心妹妹一路上的安全。
萧母想了想,也是,转头对着萧父说道:“那陪着阿真去吧。”
“好。”是关女儿一辈子的幸福,萧父想也没想的点头。
与其说是去找墨儿,对萧真来说更想的是去京城看看,只不过眼前走不了:“去不了。过几天村里要组织最后一次进山狩猎准备过冬,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