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起明缃和郑玉烟为了立后之事互相利用算计,黄宜安这里却是风平浪静。
因重阳节将至,五丈风要入贡纸鸢,因此黄宜安时常去五丈风指导师傅们扎制纸鸢。
期间,遇到过一次张澜。
张澜说他是来为英国公府的重阳节准备纸鸢的,没什么经验,因此恳请黄宜安帮忙挑选几只。
黄宜安因明缃被送回明家,近来也在认真考虑这门亲事,所以并没有拒绝。但是除了指点张澜如何挑选纸鸢、放纸鸢之类的分内之事,倒也没说什么题外之话。
张澜亦不敢唐突。
等买了纸鸢,张澜深深地看了黄宜安一眼,终是克制地施礼告辞。
黄宜安亦客气地将人送出店外。
回家之后,黄宜安将此事告诉了王氏。
王氏听罢,迟疑片刻,试探问道:“对于这门亲事,你究竟是怎么想的?”
“如果国公夫人再请人上门询问的话,娘就答应吧。”黄宜安坦然笑道。
前世那么难熬的日子,她都有险无惊地过来了,张澜对待这门亲事这么认真诚恳,她相信自己日子不会过得比前世更差。
再者说,重阳节可越来越近了……
王氏见黄宜安拿定了主意,心中也很欢喜。
先不说英国公府的家世,单是张澜的人才和品行,她就很满意。
更难得的是,张澜爱重黄宜安,这可是千金也难换的。
……
八月底,入贡的纸鸢都送去了宫中,黄宜安才算是清闲了来,想起之前询问西北棉花一事,便着阿梅去英国公府给张溪递了个信儿。
张溪隔日才抽出空来。
“这几日府里忙着准备重阳节宴一事,我跟着大嫂跑前跑后的忙活,没能及时来回复你,还请你勿怪。”一见面,张溪就拉着黄宜安的手道歉。
黄宜安笑道:“眼下也不是种棉花的时节,有什么可着急的。倒是我,不知你最近在刻苦学习理家,还派阿梅传话搅扰你,才是抱歉呢。”
张溪闻言,忍不住笑了起来,道:“我说咱们两个就不用你客气来、我客气去的了,听着怪生分的。”
黄宜安也笑了,遂请张溪到自己屋里坐下,又吩咐阿梅沏茶。
“秋粮入仓、塞草枯黄,每年这时节瓦剌都时有扰边,以备冬储,所以书信往来也不如平时畅通。数日前父亲的回信就到了,然而他一向忙于军务,对于稼穑之事一知半解,也帮不上什么忙。
“正好前日章夫人来看望恒哥儿,顺便带回了章大人的书信,上头说西北倒种有棉花的,且收成还不错,只是并不是高昌国的长绒棉,也不知道长绒棉能否在关内种得活。
“这些日子,母亲也曾帮忙打听了不少,跟章大人在信上说的都差不多。”
张溪将自己所探知的事情,一一告诉了黄宜安。
“多谢张姐姐,也谢谢国公夫人。”黄宜安笑道,起身执壶,亲自给张溪斟了杯茶,双手奉上,聊表谢意。
张溪接过茶盏,玩笑道:“都说大恩不言谢,谢则以身相许,你要是真的想感谢我,倒不如赶紧嫁进来做我弟媳,如何?”
张溪原不过是日常拐人,也没想道这回黄宜安竟答应了,所以说罢,便端起茶盏吃茶。
“好啊。不过这种事情,得男方先……”
“噗——”
张溪一口茶水喷了出来,又惊又喜,顾不得嘴里残存的茶水还没咽进去,就慌忙起身问道:“你说的是真的?可不许反悔!”
说着话,茶水就顺着嘴角流了下来,那模样别提有多狼狈了。
张溪却似浑然不觉,只一脸惊喜地盯着黄宜安,誓要一个明确的答复。
黄宜安拿袖子揩了揩面上的水渍,面无表情地说道:“假的!”
张溪这才发现自己一时惊喜,竟将满口的茶喷了一半在对坐的黄宜安身上,另一半则溅得桌子上到处都是。
“对不起!对不起!”张溪慌忙绕过桌子,拿出帕子就要帮黄宜安擦拭。
黄宜安躲开她的手,指着自己一头一脸一身的水渍,无奈问道:“张姐姐觉得这是拿帕子擦拭就能解决得了的事情吗?”
张溪干笑两声,讨好道:“那,我来伺候你梳洗。”
黄宜安笑道:“算了吧,张姐姐哪里是伺候人的人?”
要不上次也不会哭花了脸,还要她帮着梳妆了。
说话间,阿梅已经打了水进来。
黄宜安便起身去梳洗。
张溪乐颠颠地跟在后面,殷勤地递毛巾、递梳篦、选衣服……忙个不停。
好不容易拐来的弟媳,当然得好好宠着了!
……
张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