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小说 > 穿越小说 > 凡尔赛只有女王 > 第112章 贫民习艺所
    玛侬先前苦求不放的劲头立刻没了,浑身僵硬,埋头缩背,不敢抬头看一眼。这可是王储妃,听说会是未来的王后,她恨不得把自己的呼吸都给停了,生怕惊扰了大人物。

    一旁的女工暗自发笑。自己第一次见王储妃时,也是这副样子。

    卫兵没有报出玛丽的头衔,是以只有工作人员知道她的身份。理论上他们应该行礼,但她有言在先,如果不报头衔,就是不希望惊动任何人。

    女工不小心喊出声,只有玛侬听见。幸好玛侬紧张得忘了行礼,不然又是麻烦。

    忽然一阵花木的淡香,玛侬眼前出现了天蓝色纱裙。惊地抬头一看——不知什么时候,王储妃竟然走到了面前。

    玛丽冲她点点头,同女工打招呼:“米莉,今天看来脸色不错。一切还顺利吧?”

    米莉快活地笑:“都好的。您呢?”

    “一言难尽啊。这位女士是来接受服务的吗?”

    “是的呢。”

    主啊!玛侬耳朵嗡嗡响。王储妃竟然称她为“女士”?她哪儿配得起这样的高尚的称呼?

    “已经登记过了吧?女士,您记住自己的号码了吗?”

    玛侬满面通红:“什……什么?号码?”

    米莉提醒:“就是刚刚修女给念的编号。”

    “……我……”仔细想想,是有那么一串,可她根本没留意,“忘、忘记了。”

    “应该提醒她这很重要,也能省去们今后的麻烦。”

    米莉低头应了一声。

    如果放在后世,印一张大字的注意事项,架在玻璃上,也比现在一次一次说效率高;可惜放这个时代不行——玛丽是真恨不得成年识字率马上达到90%。

    话又说回来,在法国扫盲,比在中国容易得多。只有26个字母,读音又和拼写挂钩,看着单词就基本上能读出来。这一点上甚至比英语还要容易——英语的发音规则变化多,又大量引进外来词(法语最多),发音常常既不照原语言又不按英语规则来,搞得人头痛不已。法语发音基本照规则来,变化少,所见既所读。

    所以为什么法国人鄙视英语来着。

    扫盲是一定会纳入玛丽的规划中的,眼下饭还得一口一口吃。

    “没关系,很快我们会给每一个登记人员发卡片,卡片上有编号,只要给这儿的修女看,她就知道的号码了。”

    玛侬望着对方发怔。那干净得像牛奶一样的皮肤,淡雅好看的衣服——她真不知还能怎么夸她;相比之下,自己简直是一只泥沼里滚出来的□□。真是做梦都没想到,堂堂王储妃会这么亲切地同她讲话。她不断点头,根本再说不出半个词。

    米莉要活泼大胆得多:“您不知道,她刚刚还问我怎么才能在这儿工作呢。”

    “哦?只要依靠救济,就算是什么也不干,也不会饿死。为什么还想要工作?”

    玛侬手指绞着灰扑扑的裙边,没法撒谎,也不想撒谎:“为了我的孩子。我不想让他只能吃饱而已。我想攒点钱……至少可以让他学点什么,不要像我这样……”

    玛丽不置可否。

    “觉得,跟别的救济院相比,这里的人是不是有点少?”

    “确实是这样。”这是玛侬早就存着的疑惑了。就算把病人都安置在别的地方,剩下的人也不该这么少。

    玛丽轻轻一笑:“米莉,可以告诉她关于习艺所的事么?顺便告诉她,很快女子习艺所也会开设。”

    一位叫保罗·斯莱克的学者在他关于英国早期救济制度的论文中这么说:英格兰对欧洲福利政策的首要贡献不是征收国性的济贫税,而是贫民习艺所。

    《雾都孤儿》描写过贫民习艺所;主人公在这里受尽了压迫和磨难,因不堪忍受而逃离。

    严格地说,按照后来的观点来看,贫民习艺所相当不人道。它的英文名是workhouse,顾名思义,实际就是个“劳动改造所”,是把没有工作、居无定所的流民,当做囚犯来管理。“习艺所”这个词,则是在清末年间,终于开始睁眼看世界的官员、学者在西方考察游历时,隔着一层模糊的玫瑰眼镜看到它,而做的翻译。

    然而,后世看不人道,不代表在当时就不先进,否则它也不会使得清末有识之士纷纷游说建议、甚至身体力行地效仿了。

    玛丽承认,完照搬此时的英国式习艺所,对她这个控制狂来说有很大吸引力。

    试想一下,假如巴黎的贫民们都被分别集中在几个工坊里(最好是在郊外),每天进行精疲力竭的劳动,使他们没有精力去胡思乱想;同时让他们吃好睡好,额外发些奖金(最好是计件的,让他们的热情集中到如何更快更多地生产上去),攻打巴士底狱的人不知会减少多少?

    但她办不到。一来她毕竟还有后世的人道观,何况假如处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