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小说 > 都市小说 > 国潮1980 > 第七百九十八章 男人的世界
    宁卫民没有辜负大老板的倚重。

    就在皮尔卡顿和宋华桂开始着手忙乎模特大赛和时装秀的时候,他和金利来的接触,很快就有了实质性的良好进展。

    金利来,这个来自港城,原本仅以做领带为业的小作坊,同样是当代男装品牌里的一个传奇。

    在短短三十年内,它就成为了行销海外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品类齐的知名男装品牌。

    而且在港城和内地长达十几年保持畅销,成功营造出高端品牌的价位和形象。

    而这一切,都是其创始人曾宪梓的功劳。

    曾宪梓是个出生在内地华夏人,刚刚从学校毕业的他,就因为继承遗产,被亲属带出了国。

    所以他的身上有着强烈的民族特质,其一就是吃苦耐劳,积极乐观。

    要知道,在六十年代创业之初,因为资金不足,曾宪梓仅靠一个人就撑起了一整条领带生产线。

    他购买了相关的生产器材,自己画设计图,自己采购布料,自己缝制领带,自己外出推销。还给领带品牌取名为“金狮”,寓意这个品牌将有着美好光明的未来。

    别说这在西方人看来,完是不可能事儿,就是港城的同行也再没一个人能做到。

    其二就是善于学习,有进取心。

    曾宪梓最初制作的领带,由于经验不足,做工粗糙,在推销的时候饱受店家嘲讽。

    但即便如此,曾宪梓也没打退堂鼓,而是选择了努力改进。

    为了提高领质量,他不但会去跟嘲笑自己的店老板讨教市场需求,虚心听取意见。

    而且还花费重金,购入几条名牌领带,细细研究高档货的设计和做工。

    经过反复拆拆缝缝,最后他终于掌握了技巧。

    然后通过用进口欧洲的原料,精工细作的办法实现了产品升级。

    并且还就此觉醒了品牌意识,曾宪梓立志一定要要走出中低端市场,向高端市场进军。

    为此,他于1971年抓住了无线电台转播国家乒乓球队在港城的表演赛的良机,不惜斥重金为自己打广告。

    而且考虑到“金狮”在粤语中谐音为“金输”,寓意不好,还特意将品牌名称换成了吉利的“金利来”。

    就这样,质量佳、形象优的金利来领带销量大增,终于成为港城本土的名牌领带。

    其三是能抗压,有韧性。

    1974年,受世界经济衰退的影响,港城股票行情下跌,许多企业倒闭,无数工人失业。

    随之而来的是购买力下降,导致商品积压。

    当时不知道多少商家因为恐慌和悲观,打出了“大拍卖”、“大削价”、“大跳楼”的旗号,来吸引消费者购买。

    事业才刚起步,初步获得顾客认可的金利来照样没能幸免,躲过这次风暴。

    销售和产量双双下降,似乎降价同样成了金利来唯一的选择。

    然而曾宪梓经过深思熟虑,却做出了反其道而行的举措。

    为了保住金利来好不容易才树立起的高端品牌形象,坚持走精品路线。

    他不但顶住不降价,反而提价出售领带。

    就在大家都忙于降价大战,出清存货的时候,他甚至跑到欧洲选择花色款式更新的产品来效彷生产,投放港城市场。

    这一举措让港城的同行啼笑皆非,都认为他不识时务,必然血亏。

    然而后面的事儿却和所有人预料的都不一样。

    曾宪梓的提价策略和新生产出来的最新款领带,就像高昂的头颅俯视港城同行。

    这骤然提高了金利来在港城民众心中的地位,反而一举成为高端顾客们的簇拥,从而带动了销量。

    最终结果实在让人大跌眼镜,谁也没想到,金利来居然借此逆势翻盘。

    当世界经济恢复姗姗到来时,不但那些采取降价手段的商家半死不活了,许多在港城数十年目中无人的外国名牌也被挤出了港城。

    金利来却在如此惨澹的行情下,光彩夺目完成了华丽转身,彻底确立了港城一线品牌的地位。

    此时曾宪梓所生产的领带,价钱不但从四十五港元提高到了一百港元。

    他还开始增加打火机、皮具品类的生产。

    而且成功把商业触角延伸到了东南亚,在新加坡成立了覆盖周边国家市场的分公司。

    其四就是不忘本,知恩图报。

    发达后的曾宪梓自1978年起,就开始向老家广东梅州进行捐赠。

    他还给母校东山中学捐赠了一栋教学楼和大量设施。

    这些都发生在其还没有对大陆市场开拓的时候。

    那肯定是没有利益计较,发乎真心的,自然获得广东人民的亲近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