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原古道上,一支长长的队伍蜿蜒如蛇。
远远看去像是一支军队。因为有许多身着衣甲、**乘马的士兵持长枪往来奔走;再走近些,看着像是一支商队,因为队伍中有许多大大小小各种规格的车子,有骡有马有毛驴,甚至还有骆驼;再走近了去,看着又像是一支逃难的人群,破衣烂衫的穷苦百姓,绫罗绸缎的大户千金,都挤在一起,在荒野中慢慢行进着。有些西北大汉。大热的天居然穿着一件破羊皮袄,身上出难闻的气味,他们春夏秋季一年四季也就只这一件衣衫而已。
这就是程德玄和杨浩从北汉带走的百姓,大多数看起来比中原的乞丐还穷的百姓,可是此时得知消息的北汉皇帝刘继元正在宫殿里无比肉痛。这可是北汉国三分之一的人口啊。
烈日当空。空气蒸腾,一阵风卷着热浪袭来,让人丝毫不觉凉爽。眯着眼睛向远处看,远处的景物在气浪中就像是水中倒影似的在隐隐波动。人们个个有气无力。可士兵们仍在不断催促着。士兵们现在都已知道皇帝陛下正在为他们断后,正和契丹人苦战,必须得尽快离开险地。但是不知就里的百姓们不免怨声四起。他们一面抱怨弃。一面在宋军的刀枪威逼下,继续向前赶路。
前边一辆驴车陷住了,这条古道上前几天下过一场大雨,此处有些坑洼,别处已经干燥。这里还是泥泞的。以致那头小毛驴使劲力气。也不能把车拉过去。百姓们从一旁走过。有些漠然地看着车子前边拼命地牵着毛驴的老汉以及车后使劲推着车子的一个妇人。没有人上前去帮上一把。他们本就是素不相识的。这种时候,人的同情心似乎也被疲惫和毒辣的太阳折磨没了。
“快点,快点。你们磨蹭什么,赶快走。”两个骑兵现有异,驱马过来,长枪一横大声吼道。
那妇人快急哭了。可怜巴巴地解释道:“军爷,不是小妇人不走,这车子陷住了。”
杨浩驰马过来。问道:出了什么事?咦。是你?”
他看那妇人有些面熟,仔细一看,忽地记起她就是自己那日在乡村搜索北汉残兵时见过的那个妇人。那妇人也一眼认出了他,欣喜地叫道:“杨老爷。”
杨浩翻身下马。走过去道:“不用叫老爷。叫一声大人就成。大嫂。你家那孩子呢?“
这时,车中有人叫道:“杨浩大叔。”
杨浩向车上看去,只见花布的帘子掀开了一角,一个小孩子蜷缩地车蓬深处。只有两只眼睛亮亮的,用一种欣喜和孺慕的神情看着他,看不清他的脸,只感觉脏兮兮的,还是像只小狗儿,在他身边,堆的是坛坛罐罐。
“狗儿。你们也被**来了?”杨浩惊讶地道,“来,大叔帮你把车推出去。“
杨浩使足了力气推车,可那车轮已经陷住,车上乱七八糟塞了好多东西也过于沉重,前边毛驴一拽,车轴部分都有些扭动了,再要使力大了恐怕车子就要四分五裂。杨浩在后边根本使不上力,他脸上一红。正想喊那两个没有眼力件的士兵下来帮忙抬车。一旁忽地传来一个嘶哑低沉的声音:“木恩,去帮一把手。”
杨浩回头一看,只见一个满脸络腮胡子的大汉,盘踮在一辆车中。头顶有遮阳蓬。四下却是通风的。那大汉其实已经至少五十岁了,头胡子都是花白的,满脸的皱纹好像刀削斧刻一般。之所以被杨浩一眼误以为是个大汉。只因为这人的身量实在是魁梧高大。他盘膝坐在车中。却给人一种泰山苍松、东海碣石的感觉,孤傲、挺拔。
这人一声吩咐。车旁立即绕过一条大汉。杨浩与那老人满是沧桑透着睿智的眼神一碰,转眼向那应声的大汉望去,登时又吓了一跳。大热的天。这大汉光着脊梁,晒得黝黑的身子一团团肌肉贲起如丘。结实的好像铁铸的一般。
看他的身量,足有一米九上下,尽管西北地区百姓的块头儿普遍高壮一些。这人的身量也实在吓人,尤其是他不止高大,而且健壮。和他那不输阿诺州长的健硕身材一比。杨浩简直就是杨柳小蛮腰了。
这大汉走到车子后面,上下一打量,腰一弯,肩膀便扛上了车架。“嘿”地一声沉喝。那车轮都被他扛了起来。他把车抬过坎去,又轻轻放下。看起来轻松自若。犹有余力口车中的狗儿“哎呀”叫着赶紧扶住了一旁摇摇欲坠的坛坛罐罐。
大汉咧嘴一笑。便若无其事地走回自己车旁,拿起大鞭一扬。赶着车儿往前走去。杨浩注意到,那辆车子是用两头健壮的骡子拉着的。车上只坐了那个头花白的高大老人,而且车子过去之后,车后亦步亦趋地跟着十多个粗壮的汉子。看起来都是他的仆从。这样的派头。此人应该是富绅豪商才对。可是看他衣着和车上简陋的布置却又不像。尤其是他身后跟着的那些大汉,个个衣衫褴褛,实比乞丐强不了几分。
好奇只在心中一闪,他便傍在车旁,一边牵着马走,一边与那妇人聊起天来。原来这妇人夫家姓马,丈夫早在兵灾中死了。只剩下母子二人相依为命。她们母子是被程德玄派出的兵丁给勒逼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