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小说 > 都市小说 > 重生之建筑大师 > 第三三章 可追溯性
    说完is的“伪先进性”,再来谈谈为什么说这套质量管理体系并不适合建筑业。

    在后世,相信很多工程技术人员都有这样的体会,就是特别害怕“贯标”,一旦自己所在项目需要“贯标”了,需要按照is9000系列的那套质量管理体系来运行。那么好了,这个人绝对会被这套看上去非常“高大上”的东西虐得飘飘欲仙。很多技术人员宁愿多跑外业,宁愿在工地上风吹日晒,也不愿意参与和“贯标”有关的工作。

    李华勇自己也参与过很多“贯标”项目,无论是参与自己单位某些项目的贯标,还是作为一名“专家”去检查别人的贯标,李华勇可以很负责任的说:能够百分之百达标的项目,他一个都没有遇见过!

    李华勇甚至可以很肯定的说:哪怕是在行业范围内,也很难看到那种能够百分之百达标的项目。李华勇不敢说一个都没有,但这个比例绝对非常低,而且这个比例不是以百分比记,而是以万分比,十万分比记。在一万个项目中,能够找到一个完达标的项目就相当不错。

    这就是一个有趣而值得反思的问题了。到底是因为咱们中国人完没有质量意识,根本就做不出质量好的产品?还是建筑行业的从业人员素质就有那么差,连一个质量管理体系都适应不了?事情的真相当然不是这样的。

    假如有那么一项制度,当这个制度制定出来以后所有人都适应不了,那么你认为这是人的问题呢还是制度的问题?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这当然是制度的问题!

    对于建筑行业来说,is9000系列就是这样一种有问题的管理体系。

    那么问题到底出在什么地方呢?对这套质量管理体系稍微有点了解的人都清楚,这样一种管理方法,其核心思想是追求产品的共性,比如你生产彩电,生产冰箱,生产洗衣机,生产手机。。。假如你能生产出完一模一样的产品,其中没有废品,没有残次品,那就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了。你如果真能做到这点,那你就可以很骄傲的对外界宣布:我的产品,牛逼。

    而这个,就是所谓“标准化”的特点了,is9000系列的精髓就在这里,这也可以认为这是这套管理体系的最高追求。

    那么为什么说这套管理体系并不适合建筑业呢?因为建筑行业追求的是个性!

    建筑业的产品当然就是建筑物,各种各样的建筑业。在这个世界上,有完一模一样的建筑业吗?没有的,一个也没有。

    就像一句俗话是这样说:一个人无法两次踏足同一条河流。这句话放在建筑业内也适用:再牛逼的人也无法造出两栋完相同的房子。这就是建筑业的特点,这就是建筑产品有区别于其他工业产品的地方。

    即便你是完相同的设计,放在不同地点,甚至放在不同季节,你的施工方法都会不一样。放在南方你就要考虑防水,放在北方你就要注意防雪。放在海边你就要准备防台风,放在地震活跃带你就要思考防震。在夏季施工你就要考虑抗高温,而到了冬季施工你就要考虑防冻。。。

    建筑产品都是追求个性的,而is9000系列追求的却是共性。你用追求共性的管理办法去生产一个追求个性的产品。这在思路上不是南辕北辙吗?这样一种“先进管理办法”,就真的适合建筑业吗?

    说到这可能有人就要问了:你既然不认可这套管理体系的先进性,你甚至把这套管理方法贬得一文不值。那么为什么这套管理体系在后世能那么风行,有那么多企业对这套东西趋之若鹜呢?

    应该说这个问题才算是真正问到点子上了。

    is9000系列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高大上,更谈不上什么先进性。但这却是一个标准,是一个西方人制定出来的标准。

    “标准”这东西厉害呀,不是有一句话是这样说:一流国家卖标准,二流国家才卖产品。在is这个问题上,就很好的诠释了“标准”的作用和意义。

    在真实历史中,当这套标准制定出来不久,欧盟就对外界宣布:任何产品想进入欧盟国家,都必须取得is9000系列的认证。

    你的产品想卖到我们国家吗?对不起,你的产品经过这个认证吗?你想到我们这里来投标吗?对不起,贵公司先通过这个贯标再说。。。

    这才是is9000系列的真正意义所在了。你可以把这个看成一个标准,看成一道门槛。更重要是你要认识到:这其实是一种话语权,是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掌握在西方国家手中的一道话语权。如此而已!

    “哼,就知道装模作样,刚才还大言不惭,现在怎么不说话了?”

    林蔚的话把李华勇从回忆中拉回现实。

    李华勇再次似笑非笑的看了林蔚一眼。在真实历史中,is9000系列的10版本要到1987年才颁布,不过考虑到林蔚是在德国求学,她现在就能弄出这个东西并不奇怪。要知道在西方世界中,除了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