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注视他片刻,点头,“其他人可以,但严尚书……”
“严尚书怎么?”
太子只好解释:“那一日,父皇派人去探望严尚书,怎奈他言辞激烈,便惹恼了父皇,所以……”
“这算怎么回事!”之恺一听便火冒三丈,“这是不让人说话么!”
太子连忙劝道:“父皇办事一向如此,又不是不知道……”
之恺两眼冒火,转身就往外走。太子生怕他又跑到皇帝那里去闹,吓得赶紧叫住他:“之恺!”
之恺扭头望回来,冲口便道:“怎么,还想扣我在此不成?这里我住不惯。我人就在府上,要拿随时来拿,绝不会跑了!”
太子连声道:“切不可再惹是非!“他犹豫片刻,终于道:”好,我现在便告诉:永定侯一开始不过是请求东宫把此案掩盖过去,那后面接连的一档子问罪,不过是东宫顺带送给他的人情。”
之恺身子一震,慢慢的转过来,直直盯了他好一会儿,不怒反笑,“是么。我居然不知道……谭氏对来说是如此得罪不起的人。不过……罢了,高兴就好。”
太子面有无奈,“不必愤慨。那永定侯本乃将门世族,历代忠义,不论在朝在野,声望都是高山仰止。而如今这等丑事,闹得满朝文武皆知,可以说百年忠良之名,几乎毁于一旦。这是其一。其二,永定侯行事谨慎,一向只谈边关军务,不肯涉足政局;可此事一朝曝出,便将永定侯暗中隐藏在朝中的势力,彻底暴露了个干净。仔细想想,那永定侯……可是镇关之将!”
身为镇关之将,竟将势力广布朝政,深植东宫……边将勾结内臣,自古以来便是天大的忌讳。
太子一口气说完,见之恺沉吟不决,便道:“现在还觉得,是谭氏占了便宜么?”
之恺神色微凛,不觉抬首去看太子。太子压低声音,悄声道:“是父皇,要除永定侯。”
之恺还是有些不解,踌躇着道:“可是严尚书他……”
“严尚书性情太过耿直。那日父皇派人过去,本是试探他的看法,可是他极是执拗,根本无法解释。若按所说将他官复原职,他必然会重新去审谭氏一案,如此一来,事先设好的局岂不又会被搅得大乱?”
之恺目光颤了颤,并不吭声。太子也是有些委屈,一接连的说道:“严尚书如今,三餐冷暖都有专人照看;且他这几日身子不太好,我还特意使了太医驻地问诊。一切都好,不必记挂,也不必以此来冲我发火!”
之恺如何肯示弱,见太子生气,便也道:“那又如何。是忠是奸,都是们的事,我根本也不想听这些。只是让人无辜领罪,还能如此义正辞严……这便是东宫的以理服人么?”
太子明白他心中芥蒂,只得道:“任何事情都是要有代价的……”
之恺自嘲的笑了两声,“我知道。我和严尚书,就是那个代价。”
“本来不用……”
“谁不是一样!”
太子蹙眉望着他。他说得有点激动,一时心绪难平,又是悲愤又是苍凉,满腔都是无能为力的黯然。太子沉默了一会儿,叹了口气还想再说点什么,他却忽又侧过头来,认真的看着太子,问道:
“说,父皇不会真的杀了我吧?”
太子一愣,旋即讽刺他:“不是都认么?”
之恺也点点头,睁眼望天,“其实,贬为庶人我还比较喜欢。”
太子又好气又好笑,“现在知道怕了?如此顽劣,难道不正该杀之而后快么?”
正说着,太子妃孟氏款款走进来。之恺见了,便要回避。孟氏一直在大殿之内,隔着帘子坐在后面。早听之恺执剑伤了太子,这会儿走进来,又见那一柄长剑仍然丢在地上,而之恺依旧还大模大样的,说走就要走。心里便不太高兴,开口便道:“二弟果真是桀骜,剑不要了么?”
之恺刚走了几步,闻言便折返回来,故意用撩拨的眼神瞟着孟氏,满口轻佻道:“送给的,喜欢么?”
他神色暧昧的凑过去,又以言语挑逗。孟氏见他当着太子放肆,也不肯让他得意,遂站定了不闪不避,连眼也不眨一下,冷冷道:“多谢,改日必定回敬。”
太子直扶额叹气。
……
待之恺出了大殿,太子方携孟氏一道坐下,道:“之恺小孩子家,何必跟他一般见识。”
孟氏执过他手来细细查看伤处,漫不经心道:“这番苦心,之恺未必能懂,也未必领情。”
“这些年,他也是委屈。便是对我出气也罢,我也不会真的怪他。只今日这件事情,却又与以往不同,对他的打击,只怕是……”太子沉沉叹气,“这重重误会,旧的还没消除,又添了新的,也不知猴年马月才能说得清楚。”
孟氏道:“袁家与东宫敌对多年,早该予以重创。若照事前设想,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