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帝点头,又问白承:“白卿,你以为如何?”
白承道:“陛下,臣以为不管是夏国还是陇国我们皆不可与之为敌。夏国虽强但多年来与梁交战,无心其他。若我大楚在这种情况下贸然与陇国交恶不仅会失一盟友,更会招来祸端。”
说罢!楚帝还未言上官台便道:“白大人言过其实,区区一个陇国有何祸端?难不成陇国会出兵攻打我大楚不成?若如此陈国定会举兵伐陇,想那秦议自然也能想到。”
白承笑道:“上官大人不善兵事,看不透也是情有可原的,但军政大事绝不是舞文弄墨便能知晓的。贸然与陇国交恶,陇国必定来攻,如此大楚必危。”
上官台不屑而笑:“白大人,没想到你惧怕陇到如此地步啊!”
白承没有理会上官台,对楚帝道:“陛下,若与陇国交恶陇国必定会与陈国联合,届时两国伐我为之奈何?而夏国与梁交战一时脱不开身,如此我大楚必危。”
楚帝没有表态,沉默不语。这时吴素道:“陛下,白大人说的不错。强逼之下陇国必定会与陈国冰释前嫌,联合起来攻我大楚,两国合力之下我大楚难以抵挡。”
经二人这样一说楚帝也明白了厉害关系。白承这个担忧是极有可能的,若楚与陇交恶,陇国必定不会坐以待毙自然要想法子抵抗,这个时候陇帝首先想到的是陈国。而陈国必定也会同意联合伐楚,若是陇国被楚所灭,那楚国实力必定壮大,而楚国又与夏交好,届时陈国也将被灭,所以白承这个担忧是成立的。
也不愧是征战沙场的老将,一语便看出其中的问题,这是上官台所不能及的。也像白承说的,军国大事,不是舞文弄墨便能解决的,那是要死人,要流血的。
上官台自觉面子被损,立刻反驳:“陛下,臣以为即便陇陈二国联合也不足为惧。我大楚境内诸多天险,像分水岭这样的天险也不少,便是有百万雄师也不能入。何况两国伐我夏国即便脱不开身也不会袖手旁观,定会抽出人马来救。若楚国有失夏国也将受到威胁,夏帝断然不会允许。”
白承亦反驳:“上官大人之言实在可笑啊!夏帝有问鼎天下之心,此心人尽皆知。若陈陇二国伐我夏帝绝不会出兵,夏帝与楚交好因有利可图。若我大楚为儿国所灭夏帝便会争取陇国,毕竟陇国与陈国是世仇,若派人说之在许诺之陇帝岂会不答应?上官大人太将夏国当回事了,夏帝比谁都希望我们打起来,他好从中收利。”
吴素道:“陛下,白大人之言有理。”
楚帝点头,上官台一言不发。白承这样一说他也明白了,就像白承说的,这些年楚国太过依赖夏国,熟不知如此下去会招来祸事。若楚国没有了利用的价值,夏帝会毫不犹豫的抛弃。
楚帝问楚子寒:“子寒,你觉得应该任何处理?”
“父皇,儿臣以为应该与两国皆交好,等待时机。陈国有灭陇之心,而秦议也要取回司州之地,如此看来用不了多久两国必会开战,届时我们大楚视情况而定。若陇胜则继续与之交好,若陈胜则趁陇国败兵之际举兵伐之,一举可灭。”
吴素道:“陛下,殿下此计可行。”
白承也点头,对楚子寒刮目相待。能说出这样一番话来,可见楚子寒的心也不小。最起码不会偏安一隅,还是想要扩大楚国疆土。
楚帝道:“嗯!好。那便就这样吧!”
“陛下圣明!”
说罢!楚帝又道:“朕今日叫你们来是有事情交代你们。你们是大楚的中流砥柱,大楚不能没有你们,今日子寒之言你们也都听了。朕以为日后子寒必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你们要好好辅佐他。”
三人震惊,陛下这是何意?莫非要退位不成?楚子寒亦是震惊,父皇何意?一时四人皆不知道楚帝之意,心里很是震惊。
“朕这段时间感染了风寒,虽说风寒已退,但这身体感觉不好。即日起朝中大事皆由子寒处理,由你们三人辅佐他朕心甚安。如遇不能决之事便来报朕,其余事情子寒绝断即可。”
“臣遵命!”三人齐道
楚帝没有说退位,只是朝中之事皆由楚子寒处理,虽没明说但其中的意思吴素三人都明白。陛下这是要试试太子殿下的能力,看看他究竟有没有治理天下的本事。也是在磨炼楚子寒,让他接触朝政,尽快掌握。
三人说完,楚帝又对楚子寒道:“子寒,你务必要认真处理,切莫让父皇失望。”
“请父皇放心,儿臣定不叫父皇失望。”
“嗯!如此最好。”说罢!又道:“吴卿,白卿,御史三人皆是我大楚之中流砥柱。凡事你都要与他们商量,然后施行必能弥补不足之处,更要广开言路。所谓忠言逆耳利于行,你须铭记于心。”
“儿臣谨记!”
楚帝可算一位明君,自上位以来极少发怒。重民情,使国内富足。就百姓吃饭来说陇国是不及楚国的